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六十一章 廣納豪傑

何事?”

人家親口問出這個問題,如此懇切,反倒讓黎洪有些不好意思了,苦笑道:“說來慚愧,黎某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此次前來,卻是請侯爺救我闔族一家生計。”

郝政皺眉道:“你說便是。”

黎洪道:“黎家在清化也算是有些聲譽,日子倒也尚且過得去,不敢說富甲天下,卻也有那麼萬畝良田,今年開始種了棉花,諒山這邊也收購,原本生計是不成問題的,可是自本地父母張且上任便開徵稅賦,說什麼棉花的稅賦理應高一些,原本繳納棉稅卻也沒什麼,可是交趾轉運使司卻又在清江設卡,說是凡有船隻押貨至清江江面,也要繳納水錢,說這是朝廷的意思,此後清化本地官吏又是三番五次上門……哎……”

自流官上任,安南確實發生了許多類似的事,這交趾終究是天高皇帝遠,再加上委派來這裡的父母官員形同發配,對他們來說,呆在這裡是不能長久的,想要調任他處就必須想出辦法來,首先就得從政績上著手,對朝廷來說,政績無非就是兩個,一個是辦學,另一個是稅賦,辦學效益太慢,等你教化了過來,說不準黃花菜都已經涼了。而稅賦的效果卻是顯著,於是乎,幾乎各府各縣都在攀比,這個設卡,那個想盡辦法,變幻名目,反正在他們看來,他們只是過客,地方上的東西無非就是向朝廷報功的資本。

政績出來了,還得活動,想要調任,哪有這般容易,說白了,就得花銀子,沒有銀子,誰看你一眼?你在這荒郊野嶺的地方,即便是真有政績,那也得上頭關注才是。

那麼,你就得有銀子,有了銀子才能上下活動,四處結交上官,是以,這裡的流官不但要貪墨,還得要政績,再加上朝廷自得了交趾,許多安南的特產成了貢物,為了孝敬聖皇,大家少不了齊心協力,壓著地方百姓服役,下海採珠,上山挖藥。

不只是交趾的百姓苦不堪言,即便是許多豪族也吃不消了,人家壓根就不跟你講交情,都說地方官員,往往表現出愛民之舉,這個民便是士紳,可是他孃的人家壓根不把你當士紳來看,你能奈何?

黎家的問題就在於,他們種出了棉花,可是當地盤剝太嚴重,而事實上,何止清化,許多府縣都有這樣的問題,幾乎所有的安南士紳豪族都面對了這樣的問題,只不過輕重不同罷了。

聽了黎洪的話,郝政皺眉道:“這些事,我也有些耳聞,有些地方官吏確實是過份了一些,其實早在半月之前,老夫便曾上書奏言此事,只是……”郝政苦笑搖頭道:“交趾在朝廷眼裡畢竟只是偏遠之地,朝廷不上心,也是理所當然,況且……”郝政欲言又止,他當然不能說,眼下朝廷開支困難,而壓榨交趾,某種意義來說,對宮中對朝廷都有好處,宮中得了大量的貢品,京官們多了冰敬炭敬,地方官吏們趁此大發其財,誰會理會你們?

況且,若是朝廷沒了銀子,向江浙加稅,江浙的官員必定要跳出來反對,向江西和湖廣加賦,這兩地的讀書人必定要鬧得不可開交,其他地方遇到災荒不向朝廷告急就不錯,實在是巴望不上,偏生這安南在朝中沒有絲毫影響,當然是柿子找軟的捏。

只是這些話,郝政斟酌了一下,還是覺得不能說,於是笑道:“這件事要治根只怕不易,老夫只能盡力奔走,可是有沒有效卻是兩說了。不過黎兄的處境,老夫卻能感同身受,這件事,老夫非管不可,不若如此,老夫不妨修書一封,送至清化知府衙門,言明黎兄的困境,再申明黎家乃是有德之家,望他們斟酌處置,想來那清化知府看老夫幾分薄面,會讓下頭收斂一些,不知黎兄以為如何?”

有祿州侯出面,事情就好辦得多了,這黎洪此來為的就是這個,他頓時大喜過望,自己還未提出,人家便主動幫這個忙,實在讓他大大鬆口氣,心裡不禁感激,道:“有勞侯爺,侯爺大恩大德……”

郝政卻又板起臉,道:“早已說了,你我君子之交,這點舉手之勞,算得什麼?”

……………………………………………………………………………………………………………………………………………………………………

第二章送到,今天三更呀,第三章盡力早點送到。(未完待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