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勝一場

天子的心情,其實是可以理解的,本來呢,也沒打算鬧出這麼大的陣仗來,什麼朝覲,什麼藩王入京,若是按照朱棣的解決辦法,這事兒低調處理,最是妥當。。。

可是郝風樓這傢伙當時的時候卻是說藩王們進京,可以對抗讀書人的非議,當時的朱棣很傻很天真,居然信了。

之所以相信,是因為朱棣覺得郝風樓的話頗有道理,天子再英明,終究也有打馬虎眼的時候。

可是現在呢……

朱棣真恨不得掀了桌子,這些所謂的宗室,除了酒囊飯袋,就是一群明哲保身的人渣,什麼忙都幫不到,反倒成了禍害。

朱棣摳著御案,這筆賬,當然要算在郝風樓身上。

只是這時候,那御史周章,已經不會給朱棣任何站穩腳跟的機會了。

周章侃侃而言,朗聲道:“陛下,臣有一言,望陛下聽之,坊間多有流言蜚語,更有大逆不道者,胡說什麼陛下與長孫殿下有嫌,雙方勢同水火。又說國無二主,長孫殿下還朝,必定死無葬身之地。這些流言,可謂誅心,可是坊間無知百姓,竟都深信不疑。宮闈之間的事,最是為人津津樂道,況且長孫殿下,曾經消失匿跡,此前就有種種猜測,如今就越發不可收拾了。”

周章頓了頓:“如今天下議論紛紛,臣民不安,於是有好事者抑或圖謀不軌之徒,藉此大發非議。臣擔心,若是如此下去,難免會釀成燭光斧影之事。陛下為安天下,理應厚待長孫殿下,唯有如此,天下人才知道陛下愛護長孫殿下之心,方知陛下與長孫殿下,非但沒有前嫌,這骨肉之情。重若千鈞,否則,難免……”

周章說到這裡。朱棣的臉色,驟然變了。

周章的話很簡單,可是這簡單的背後,又很不簡單。

現在各種流言都已經出來了。陛下呢。你自己看著辦吧,大家都說你的靖難是假,想要奪取君位才是真的。所以這才打著靖難的名義造反,如今做了皇帝,至於這長孫殿下,當然是你的眼中釘、肉中刺,巴不得除之後快,現在長孫殿下就在你的眼前。你有本事,就治他的罪。或者索性,把他圈禁起來,這樣更好,大家正好說,陛下和你這侄兒,早有嫌隙。

燭光斧影四個字,說的是當時宋初之時,趙匡義為謀奪君位,謀殺其兄宋太祖趙匡胤的典故,現在許多人將這個典故來拿陛下和長孫殿下比較,若是這個時候,任由這些流言發展下去,不但天下議論紛紛,後世之人,怕也會將陛下,比作是趙匡義。

所以……陛下若是還顧及自己的名譽,還在乎自己千秋之後的聲譽,還想要這靖難的合法性,或者說,還想把這場把戲演下去,你就得給長孫殿下最優渥的待遇,你便是給他封一個安樂公,都差那麼點兒意思,至少,也得封一個親王,且下明旨,擇選封地,一應所需,俱都要給予滿足。

如若不然……

這番話,雖然在周章口裡說出來,本意並非是威脅朱棣,百年之後,朱棣的子孫們,雖然飽受那些臣子的威脅,可是眼下,周章卻實在沒有這個膽子。

可是周章所言,對於朱棣來說,卻是實實在在的威脅。朱棣當然清楚,周章的話沒有半分的虛假,周章的推論,也絕對可能成為現實。

總體上來說,朱棣是個要面子的人,若是不要面子,為何徵安南,為何要下西洋?無非,就是想要彰顯文治武功而已。他人生之中,最大的汙點,就是靖難,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他嘗試過無數的辦法,比如咬死了自己就是馬皇后的兒子,比如不斷授意某些史官,記錄一些當年太祖對自己如何青睞的故事,比如自己對自己侄兒,諸多的‘好處’。

可是現在,朱允文真真切切的在自己面前,成了一個和尚,而這個和尚,慈眉善目,永遠都那麼一副慈悲的樣子,在朱棣看來,是何等的可笑。

而自己……該怎麼辦?

話說到這個份上,朱棣感覺,自己已經沒有選擇了。

他只能欣然認可週章的說法,並且給予這個可惡的‘侄兒’,最優渥的待遇。

可是一旦封了親王之後呢?做了親王,就有藩地,有了藩地,就要就藩,就藩之後,就會稱雄一方,將來,誰能保證,這朱允文和自己地位掉個個,最後也來個靖難?

朱棣不斷的撫著案牘,臉色陰晴不定,從頭至尾,雖然出來的只是一個周章,可是他心裡明白,周章的背後,有許許多多的人,而這些人,有朝廷的大臣,有得了功名的讀書人,甚至有一些,懷著美好願望的無知百姓。

若是讓這些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