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兩世為人,郝風樓最是懂得,奇思妙想,其實並不重要,問題的關鍵還在於土壤。
那個煤礦裡的文書是幸運的,他沒有遭受到別人的譏笑,反而得到的是鼓勵,在成功之後立即獲得了青睞,於是很快得到了財力上的支援,使他不但能靜下心來對他的構思進行改進,同時還使他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也正因為如此,他和他的蒸汽機才能推廣,才能不斷的精益求精,不斷的得到改進,乃至於推動整個諒山和整個天下的發展。否則多半他和他的‘小玩意’至多也就是在野史之中偶爾出現,而後便銷聲匿跡,至於這個人最後去做了什麼,他的蒸汽機最後為何埋沒,沒人知道。無非也就是讓後世之人意淫一番,驕傲的宣稱一句,蒸汽機最早出自於中華而已。
這等事太多太多,某某最早出自於這裡,某某又出自那裡,天下有多少東西都出自這裡,譬如那唐刀,將其發揚光大的卻是某個島國,最早利用石油和天然氣照明,最早發明了渾天儀……
諸如此類,可謂數不勝數,可是真正留下來,或者精益求精,得到不斷改進之後,利國利民的卻是寥寥無幾,發明創造果然重要,失去了這個土壤,沒有任何意義。
諒山就有這個土壤,一開始時,大量的工坊出現,大量的礦產需求極大,物質進入了空前繁榮,可是當越來越多的工坊建起來。競爭就不免開始了,就以紡織為例,同樣的匠人。你若是用更好的織機,織出來的布質量更好,所費的工時卻是越低,那麼就能立即脫穎而出,將競爭對手壓下去,而競爭對手想要翻身,唯有采購同樣先進的織布機不可。
新的技術意味著更少的人力。生產更多且質量更上乘的貨物,因此,市面上對新式織布機的要求十分巨大。誰都不願讓對手搶佔了先機,自然而然,一批聰明人也就應運而生,他們懂得織布機的原理。同時有諸多奇思妙想。他們有的受僱於織布機的工坊,專事研究,有的在無意之中改進了某樣工序,卻都不一而足,獲得了豐厚的報酬。
誰能改進工藝,誰能開發出更可靠的生產工具,誰就能獲得不菲的收益,這幾乎是諒山人的共識。而這些‘發明家’們不但獲得了金錢,在有意的宣導之下。也成為了人人稱羨的物件。
乃至於陳學專門開了一篇巧匠的文章,充分闡述了巧匠的重要,這等文章在舊學看來,實屬大逆不道,可是陳學之所以能發展,卻只是因為它適合了眼下諒山乃至於交趾的生產力罷了,在諒山人看來,在那些到過諒山的人看來,卻是理所當然,這是視野的問題,有人站在山溝裡,看到的事務是如此,便以為天下便是如此,自以為掌握了真理,有的人站在山腰,看的又是另一番風景罷了。
郝政見郝風樓對這奇淫巧技有興致,於是不免多講了一些,等他不由側目掃了一眼不吭聲的楊士奇,卻猛地想到,自己見了兒子不免有些興奮,竟是忘了有這麼位貴客,所言所語,盡都是一些‘粗鄙’之詞,這位楊學士聽了,怕是不喜。
於是郝政不由抱歉的向楊士奇一笑,道:“楊學士,恕罪,恕罪,這家裡長短的事……”
他故意將這些比喻為家裡長短,便是故意想掩飾的意思。
楊士奇卻是淡淡的一笑:“無妨,老夫聽著也是有趣,此番老夫奉旨前來,一是安撫陳學生員,其次便是視察考院之事,還有一樁是老夫的小心思,就是想來這兒走一走看一看,這諒山在廟堂上,屢有被提及,譭譽參半,老夫也是慕名已久。”
郝政便哈哈一笑,起身道:“你們旅途勞頓,先歇一歇,稍後為楊學士接風洗塵。”
楊士奇覺得奇怪,這裡只是驛站,距離碌國公府料來也不遠了,這接風洗塵,理應是去碌國公府的,為何卻安排在這裡。
不過沒多久,他就明白了原因,這驛站外頭很快便人山人海,無數的名帖如雪花一般的投遞進來,楊士奇不由暗暗吃驚,郝家在這裡,人心竟是到了這個地步,眾望所歸四字都覺得有些輕了,好在大家只是在驛站,若是當真啟程,半途遇到了這麼多人,卻不知該如何應對了。
到了夜裡,郝政準備了酒宴,楊士奇吃的有些醉了,腦子裡卻還保持著清明,連夜回房下榻,只是在這榻上卻有些睡不著,輾轉難眠,蓋因為這裡的天氣潮熱,讓他有些不適,另一方面,是今日的所見所聞,其實眼下只是在諒山邊界,他所窺見的不過是冰山一角,只是這裡的東西,諸多都讓他震撼不已,紋銀千萬,沿途川流不息的車流,喧囂和熱鬧,行人的匆匆,這一樁樁事教他有一種感覺,這個地方和所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