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九十章:東山再起

( )這本來只是一件小事。尋常百姓會有爭端,這文武百官也是人,偶爾撕破一下臉皮的事也是有的,本來該軍法從事的軍法從事,該當御使彈劾的便彈劾,幾日功夫,大家各找各媽也便是了。

可是朱棣很敏銳地感覺到,事情沒這樣的簡單,內閣和五軍都督府的動作未免也過激了。

雙方圍繞著這麼一件‘小事’,似乎已有撕破臉皮的徵兆。

若是再往深裡想,就更是不簡單了。

朱棣見了奏報,卻是冷哼一聲,將這奏報丟在了地上。

他慢悠悠的眯著眼,一副打盹狀,慢悠悠地道:“漢王近來如何了?”

這紫禁城的暖閣裡,侍駕左右的,乃是閣臣楊士奇。

楊士奇本是落在了中軍,也就是前幾日,才隨浩浩蕩蕩的大軍回到北京。如今眼見這北京城無恙,稍稍放了心,可是旋即又聽聞是趙王和郝風樓立下了赫赫功勞,心裡卻不知是在思量什麼,這兩日總是有點兒心神不寧,他似乎預感到什麼,卻又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只覺得近來朝野暗波湧動,因此多了幾分謹慎和小心。

聽了天子突然問起漢王,楊士奇忙道:“陛下,漢王近來,據說還算本份。”

他在朱棣的跟前負責文書的工作,所有的奏書都需從各地匯總到他的手裡,所以對朱棣來說,楊士奇便是他的眼睛和耳朵,楊士奇只沉吟片刻,又補上了一句:“不過廠衛那邊似乎也有一些訊息,說是漢王近來有書信頻繁送去京師。似乎……似乎……交往過密了一些。”

朱棣只是淡淡地點了一下頭,才不露聲色地道:“朕看,是該回京了,總是留在這裡也不是這麼回事,傳旨下去。再過幾日,朕擺駕回宮,隨扈人員,幾千即可,不要大張旗鼓,哦………叫人傳書漢王府。就說朕對漢王頗為掛念,讓他在沿途候著,朕要見他一見。”

天子的心思,楊士奇倒是有點猜不透了,他連忙應下。自去準備和籌措不提。

………………………………………………………………………………………………………………………………………………………………………………………………………………………………………………………………………………………………

京裡的事,郝風樓也略知一二,對於此事,郝風樓覺得這背後似乎潛藏著什麼,不過這東西暫時和自己無關,想到在大鬧京師一通再‘衣錦還鄉’,心裡卻是有不少期待。

當年出走的時候,郝風樓是‘罪臣’。而現如今卻已是大明朝萬眾矚目的大功臣,以這樣的面目回到京師,卻是不知那太子殿下會如何感想。

不管怎麼說。這北京似乎也沒什麼可呆的了,郝風樓亦是準備了行裝,準備回程。

朱高燧對北京是有實實在在的感情的,即將離別,不免有幾分唏噓,觸景生情之下。心裡生出諸多惆悵,長吁短嘆一番。便乖乖帶著一支前隊先行出發去了。

鑾駕已是動了,浩浩蕩蕩數千兵馬。鮮衣怒馬,聲勢卻也了得,除了拱衛天子的近衛親軍,又有四千人分別擔負前哨、左右兩翼和殿後的職責。

郝風樓隨駕在天子跟前,位處中軍,不過沒有天子召喚,卻也不能去見駕,好在這中軍的膳食極好,每到一地,都有當地官府送上新鮮時蔬、酒肉之類,這天子出行,即便再如何重申不可鋪張,可是鋪張這東西終究沒有具體地數值來衡量,何謂鋪張,誰也說不清,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費盡了心機供奉上東西來,難道還能砍掉他的腦袋不成?

自然,這些東西,天子進用的不多,倒是便宜了伴駕的這些吃貨。

有時候,楊士奇在沿途也有一些公務尋上門來,無非是問一些駐地的事,或者陛下有什麼口諭要傳達,這位楊大人一向謹言慎行,和郝風樓刻意保持距離,卻絕不顯得傲慢。

等到登上了船,雙方的接觸就變得多了,因為二人作為隨駕的大臣,都在天子的坐船上,抬頭不見低頭見,郝風樓見他每日滿腹心事,不免偶爾與他說幾句話。

這船隊已到了山東的地界。

郝風樓和朱高燧正在艙中對弈,朱高燧這幾日實在是百無聊賴,只得收起性子,免不了向郝風樓討教棋藝,偏生郝風樓其實也是半桶子水,平時和自己恩師或者周司吏下,總是輸得多贏得少,好不容易來了個冤大頭,自是歡迎之至。

二人正殺得不亦樂乎,楊士奇卻是到了,這位不苟言笑的學士一來,郝風樓和朱高燧倒是不敢怠慢了他,朱高燧朝他招手:“楊大人,快來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