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裡因為郝風樓成婚的事,倒是不少人去湊熱鬧,雖然不至於萬人空巷,可是但凡有頭有臉的人物卻是去了不少,畢竟郝家廣送請柬,又是賜婚,不看僧面看佛面,也該去一趟。
靠著正陽門這兒,一座座大宅在成蔭的樹中若隱若現,這兒多是勳貴的府邸,一座連著一座,因靠著宮城,地勢較高,因此鋪了石磚的道路有些崎嶇。
此時一輛馬車穩穩的停靠在了曹國公府,下車的人穿著一件便衣,舉止閒散,踩著高凳下了車子,立即有僕役給他撐傘過來。
門口的門丁見狀,也連忙過來招呼:“殿下,公爺和幾位侯爺久候多時了。”
來人面色白皙,養尊處優,身材略帶幾分肥胖,不過態度還算不錯,微笑頜首,只是那眼睛卻是看都沒有看這門丁一眼,低聲道:“引路。”
門丁帶著這位殿下進入內宅,裡頭早有不少賓客落座,這是一處小廳,廳子背陽,因而光線並不好,幾個人各自坐在位上,舉盞吃茶,曹國公李景隆見了這殿下,已是連忙起身行禮道:“谷王殿下前來,有失遠迎。”
眾人紛紛起身……
來人正是谷王朱橞,乃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第十九子,自幼聰穎好學,深得朱元璋的器重,隨即冊封為谷王。統領上谷郡地和“長城九鎮之一宣府鎮”。朱橞藩宣府後,一邊興建谷王府,一邊搞戍邊建設,建文時期的幾個實權藩王之中,除了燕王朱棣和寧王朱權之外,就是這位谷王朱橞了。此後建文削藩,開始對藩王們動手,谷王朱橞見狀不妙,以自己身體不適為由請求回京,建文自然求之不得,巴不得他離開藩地,於是將他召回京師,派官員管理他的藩鎮,許是這位谷王殿下太過於上道的緣故,建文便將谷王立為楷模。因此對進京之後的谷王十分優渥,甚至委以重任,令他署理京師防務。
此後的事自是不必提了,朱棣長驅直入,李景隆被策反。開啟了城門,谷王朱橞一看。二話不說。也立即命人開了城門迎接朱棣。
從建文朝到永樂朝,朱橞一直都是贏家,建文時是藩王時的楷模,到了永樂朝,又成了藩王們爭相迎接朱棣的最好明證,朱橞可謂混得如魚得水。
只是可惜。現在的好日子並不長久,朱橞希望回他的宣府去,畢竟在宣府那兒手握十萬重兵,管理著上谷一郡之地。在那兒就等於是個土皇帝,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結果近來宮中有流言,說是陛下欲改封他去長沙,一聽這訊息,朱橞頓時色變,長沙不是好地方,那兒多山也就罷了,最重要的是,去了那兒就等同於是圈禁,這顯然是那位皇兄溫水煮青蛙的手段。
朱橞此時已經坐下,朝李景隆壓壓手,笑道:“你這傢伙前日在望月樓,本王還看到你的車轎,本想叫你來吃酒,偏生還未叫人去請,你就已經走了。”他說話之間,朝其他幾個公侯頜首點頭。
大家紛紛回禮。
李景隆笑了,道:“殿下,這可怪不得我,我是去了一趟,不過如坐針氈,又沒了興致,索性就走了。眼下日子不好過啊,你看朝廷的邸報,隔三差五都是有人尋我來罵的,今日說我不知檢點,明日又說我誤國,這倒是稀罕,我誤個什麼國來著?”
朱橞一笑,曉得李景隆是要進入正題,他的手搭在几案上:“樹欲靜而風不止,就是這個道理嘛,這世上哪裡有空穴來風的事,沒有上頭的默許,誰敢找你曹國公的麻煩?直說了罷,現在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事到如今,是真正的成了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其他幾個公侯的臉色頓時凝重起來,一個個長吁短嘆,只是目中又不由露出幾分希翼之色,大家都不肯吱聲,全都看著朱橞。
朱橞喝了口茶,滿是苦澀的道:“所以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建文天子若在,何至於如此,當年的時候,至少咱們還是深受信重,朝廷委以重託。現在呢?現在卻是裡外不是人,寧王朱權當年隨燕王一道起兵,燕軍十幾萬兵馬之中,寧王的部眾佔了十之三四,當年燕王承諾,將來願與寧王共治天下。可是如今呢?如今這寧王父子為一個小小的千戶所欺,堂堂天潢貴胄飽受如此奇恥大辱,皇家血脈任人作踐,到了這樣的地步,人活著和死了又有什麼分別。”
李景隆趁機道:“就是,我聽說寧王那邊已是忍無可忍了,打算做出一件大事!”
他話音落下,所有人的表情就更加凝重了。
谷王朱橞豁然而起,臉如豬肝色,焦躁不安的來回踱了幾步,才道:“寧王怎麼說?”
李景隆道:“寧王說了,他做他應分的事,事成之後願推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