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媽媽,家家!”忽然,顧大媽抱著小魚兒從不遠處走過來。
&esp;&esp;“哎呀,魚魚又跟奶奶來接媽媽下班啦?”清音立馬變身溫柔媽媽。
&esp;&esp;“甜甜,油油,呱呱。”小丫頭張開雙手比劃著,說她和奶奶買了甜甜的瓜瓜。
&esp;&esp;顧媽媽單手抱著孩子,另一隻手裡還拎著兩個南瓜,“我剛路過菜場門口,看見有老人來賣,只剩兩個,就全買了,讓他們早點回家。”
&esp;&esp;清音笑笑,一把抱過孩子,“好啦下班,媽媽給你做呱呱蒸蛋蛋好不好?”
&esp;&esp;南瓜蒸蛋,小丫頭眼睛立馬亮得不像話,兩隻小腳蹬成了電動小馬達。
&esp;&esp;祖孫仨自顧自的回家,也沒管身後的常巧音。天氣熱就想吃點涼的,老太太把麵條撈出來過涼水,清音將黃瓜切成細絲,芹菜切段煮熟後過涼水,澆點油辣子和蒜泥,一拌,就是一碗鮮香可口的涼麵啦!
&esp;&esp;等大人吃的拌好,南瓜蒸蛋也好了,清音一面吃自己的,一面看著小魚兒造。
&esp;&esp;小丫頭現在還不太會使用自己的雙手,但清音不管,她想怎麼抓就怎麼抓,衣服弄髒再洗就是,洗不乾淨就不要,買新的,她現在有錢,沒必要苛待孩子,更沒必要大人孩子都吃不好的追著一口一口的喂。
&esp;&esp;剛吃完,常巧音又來了。
&esp;&esp;“你放心,老虎嘴我一定會想辦法把它打通,別問,問了你也不懂。”
&esp;&esp;“那行,你的病我也能治好,別問,問了你也不懂。”
&esp;&esp;兩個女人再次大眼瞪小眼。
&esp;&esp;不過,也就是在這一刻,一隻驕傲的“孔雀”,一個“庸醫”,她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對方了。
&esp;&esp;常巧音生的不是什麼絕症,早在兩千年前張仲景就記錄過,叫“狐惑”病,西醫叫白塞氏綜合徵。在《傷寒雜病論》裡的原文是這麼描述的:“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 ”【1】。
&esp;&esp;常巧音的性格自負且強勢,核心強大,所以並沒有教科書上說的那些類似於抑鬱的症狀,情緒甚至還比較穩定,也沒有影響到食慾,所以即使這半個月她對其他老中醫說了實話,但依然沒找對治療思路。
&esp;&esp;在清音眼裡,她有最典型的“狐”和“惑”,這就夠了。
&esp;&esp;再加上六年以來用了不少抗生素和苦寒的中藥,傷陰嚴重,愈發加重症狀,又過度清潔,破壞了身體本來的環境和黏膜,形成惡性迴圈,所以看起來可怖而已。
&esp;&esp;
&esp;&esp;倆人的交易很快達成,當常巧音的房間傳出中藥味後,廠裡終於聽說有京市的設計師免費為他們打通老虎嘴,有望解決一直以來困擾大家出行的關卡屏障,領導們高興壞了。
&esp;&esp;“聽說那位常設計師很厲害,非常有天賦,去過好幾個國家進修呢。”
&esp;&esp;“不僅有天賦,還有人脈,聽說她要給咱們設計一條隧道,避開老鷹嘴巨石,直接讓公路從山肚子裡穿過。”
&esp;&esp;“果真?!”男人們,甭管懂不懂,對這些大型基建工程總是要扯上兩句。
&esp;&esp;“我看難,安子他舅家那邊的山石跟別處不一樣,外頭看著是石頭,其實裡頭軟得很,一碰就碎。”
&esp;&esp;“這挖隧道能行?”
&esp;&esp;“設計師還是個女人,這不太行吧?”
&esp;&esp;幾個大老爺們吞雲吐霧的侃大山,哪怕他們壓根不懂。
&esp;&esp;“管它成不成女人不女人的,反正這事成了受益的是老百姓,不成,那咱們廠也沒損失。”李科長吐出一個菸圈,很是“大方”地說。
&esp;&esp;而另一邊的廠長辦公室裡,林莉也跟劉廠長說這事,“小清找來這麼個人,也是厲害,別看她是個女人,這男人都設計不了的難關,她都有辦法,真正是巾幗不讓鬚眉。”
&esp;&esp;劉廠長點點頭,他跟著去看過兩天,常巧音別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