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飛船要和藍星通訊,至少三分鐘延遲。
當宋海勝開啟登月程式,藍星上十幾億人開始緊張。
此刻自然是在電視直播,但畫面清晰度回到幾十年前,模糊、抖動、雪花點、偶爾撕裂閃爍,通訊並不穩定。
月球上沒有空氣,減速是個巨大挑戰。
等到速度降到極限,登月艙分離,墜向月球表面,是個從高到低的拋物曲線,飛快接近地面。
減速全靠反推發動機不停點火。
等這一幕傳回藍星,宋海勝四人組已經準備開啟艙門。
一切順利!
某位看不清臉的宇航員以第三視角走下階梯,站在了灰白色月面,
回頭朝向登月艙,舉起手對著鏡頭揮動。
轟——!
清泉市瞬間沸騰,要被歡呼和吶喊掀開頂蓋。
“我已著陸,感覺良好!”
宇航員大聲說,光訊號跨過遼闊空間到達藍星,失真比較嚴重,嗓音帶著沙沙聲音。
這一夜註定難眠。
可惜直播只持續4小時,自然是考慮到飛船上能源消耗問題。
下一次直播等到一週後。
一週以後。
兩位航天員,重聚在鏡頭前。
登月的只有兩人,另外兩人還留在飛船上。
他們穿著地面活動的宇航服,身後是白色圓頂狀建築,突出的隔離門上印著紅色小國旗。
整個建築的陰影被拉的老長,快要和更遠的黑暗相連。
圓頂建築另一側則是鋪開一大片的太陽能板,背對陰暗。
宋海勝舉著相機,展示過周圍環境後回到室內,開始彙報工作。
這個是向全國人民彙報,內容航天局自然早就知道。
首先是航天局事先發過來的各種物資整合,現在大部分沒找回來,但可以定位。
這是除去沒能進入月球軌道的物資。
“我很好奇,就真是好奇啊,人類需要氦三,太陽星其他天體也有啊,為什麼非要到月球上開採?比如奧爾特雲,那裡全都是小天體……”
有人在網站發出這樣的帖子提問。
“氦三隻有月球上才有!”
“嘁!一看你上課就沒認真聽,氦三是太陽產生的,太陽系大部分天體都有。”
“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呢?”
“比較近吧?”
“屁,月球也在公轉,現在開始遠離藍星了,明年會更遠,後年更更遠!”
有人做過地月運動演示圖。
由於藍星脫離公轉軌道,月球自然受到影響,跟隨藍星移動。
但當藍星速度越來越快,月球最終會脫離藍星引力影響,並快速投入太陽引力懷抱。
演示圖中,月球類似往空中拋的小球,最高點靜止,然後加速下落。
月球的公轉軌道傾斜嚴重,變成長條形的橢圓,最長會超過火星軌道,最窄甚至跟金星軌道差不多。
等到明年月球在靠近藍星,相互之間距離更遙遠,引力影響將變得極其輕微。
“……我們又不是科學家,你去問航天局的人唄。”
“以人類的航天能力,以為想去哪就去哪啊?選擇月球,當然是對月球最熟悉!無奈之舉罷了。”
“另外,宋海勝他們還回來嗎?藍星一直在加速啊。”又有人問。
提這個問題的人很多,
自打登月計劃公佈,就有不少人詢問,質疑。
就算登月成功,基地建成,也好多年過去。
那時藍星還不知多快呢,月球發射的飛行器還能追上來?
從四名航天員的配置上看,許多人早已猜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