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2章 極致的體驗

距離進組還有一段時間,陸非便剛好藉著這機會研究一下劇本。

雖然前面有拍過幾分鐘的鏡頭,但那畢竟很短,連臺詞都沒有,如果戲份多的話就不一樣了。

不管怎麼說,從自己手裡出去的角色都不能有差。

除了蘇然給自己厚厚的一本劇本,陸非還特地買了原著。

原著內容很多,劇本改編卻也不少,據蘇然所說,這劇本是他們整個團隊花費兩年多時間打磨的劇本。

雖然圈內經常會宣傳劇本用了多長時間打磨,但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為了製造噱頭。

十年前拿到一個劇本,最近改編了一兩個月就可以說是十年磨一劍。

但蘇然這本不一樣,他們為了最大限度還原原著還在書粉圈子裡做了調研,拍攝的每一個情節都是經過很多次爭吵最後得出來的,這兩年多是實實在在的兩年多的時間。

效果也是顯而易見。

原著中的內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很多關鍵的場面都在,而有一些空白的地方劇本也在盡力補足。

但。

就像蘇然說的,張起靈這個角色還有很多空白,如果要演好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為此,陸非在劇本跟原著上做了很多筆記,當然,也看了前人的影視化改編......

雖然陸非有心理準備,但看完還是忍不住嘴角抽搐。

在看過原著和劇本的基礎上再看前面這兩部的影視化,那簡直,就像是一鍋湯喝得好好的,非得有人往裡加老鼠屎......

陸非耐著性子皺眉看完了這兩部,結束的時候才終於鬆了口氣。

也難怪許坤和蘇然這麼堅持的想拍好了,即便是他見過那麼多劇本,親身經歷過那麼多角色也不得不承認,張起靈這個角色有獨一檔的魅力,絕不是一般人能演的出來的。

就算是陸非之前的《沙海》,能有那麼多原著粉接受,也是因為有前人的對比,而且鏡頭少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間。

所以如果現在要演好,還是挺有挑戰的。

陸非眸光閃了閃,視線再次落回到手裡的劇本上,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筆記。

如果連劇本也很難描述的話,那就只能試試另一種方法了。

正常來說,演員分為本色演員和非本色演員,本色演員也就是所謂的本色出演,最接近他自身的性格,這種呈現往往不需要太多雕琢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而非本色的演員如果要演好角色也有兩種表演形式,一種是方法派,也就是正常情況下陸非的方法,透過嚴謹的練習和精準的控制來塑造角色,細節到臺詞的音調,肢體動作和微表情等等。

但這種一般也都不需要完全沉浸在角色的內心世界裡,熟練使用出戲也都很簡單。

而另一種,則是體驗派。

需要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真正體驗角色的喜怒哀樂,甚至經歷角色的人生軌跡,以達到與角色合二為一的境界。

這種方法極為考驗演員的心理素質和演技功底,一旦成功,表演將震撼人心,角色也彷彿從書中走出,活生生地站在觀眾面前。

但如果把握不好尺度,就可能很難從角色中脫離出來,極端情況下對生理健康造成影響的也是有的。

只是就陸非看來,這個角色複雜、深重,僅憑方法派的技巧或許是能呈現一個不錯的形象,但......還不夠。

他需要靈魂,一個能與之共鳴的靈魂......

即便是前世,這種方法陸非也只用過一次,最後才成就了那個經典的角色,雖然後來用了半年的時間才慢慢脫離,但也值了。

或許在這裡,他也可以再試試,真正走進角色的世界,去感受他的掙扎、他的渴望、他的絕望、他的一切......

這個想法一旦萌芽,便如野草般瘋長,難以遏制。

又研究了幾天劇本後的陸非最終還是決定,給自己一個挑戰,也給觀眾一個驚喜。

他陸非,怎麼能容許自己手裡出去的角色只停留在表面呢。

為此,陸非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幾乎是把原著、劇本里的隻言片語一點點刻在腦海裡,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甚至連自己日常的行為舉止,都有意識的在思考,如果是張起靈,他會怎麼想,又會有什麼反應。

這種近乎痴迷的投入,讓陸非在短時間內就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所以,進組第一天,當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