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兩年的折騰,Margaret得出結論,顧拾酒想成為一流的美聲歌唱家是不太可能了,建議她轉通俗。
而且需要儘快。
美聲練得越熟練,轉流行就會打架打得越厲害。
這主要是肌肉記憶的問題。
美聲唱法在創立的時候,還沒有麥克風擴音,歌唱家必須思索如何透過人為手段將聲音擴大化。
這造就了美聲唱法將後咽壁與面罩徹底啟用從而形成一個大共鳴罩的這個獨有特點。
經過長年累月發展,這個大共鳴罩成為美聲唱法的靈魂,是美聲唱法美學性的展現。
很多美聲轉流行的歌手在演唱流行歌曲時,就總是忍不住也加上這麼一個大共鳴罩。
這種發聲方法,與流行音樂很難相容,尤其是R&B、爵士這些要求聲音靈活性的曲風。
只是無論是美聲還是流行,時柒都還沒找到讓顧拾酒登臺的辦法。
他問過很多在長期在民國活動的劇團,也試圖在國外找路子。
然而對方一聽說是民國人,都紛紛搖頭拒絕。
就連教導顧拾酒這麼久的Margaret,也認為亞洲人不適合學習聲樂。
時柒在她最困難的時候邀請她來民國當老師,顧拾酒的先天條件已然算是非常優秀,再加上幾年相處的情誼,Margaret說不出更苛刻的話。
但顧拾酒快18了,Margaret擔心再繼續練美聲會耽誤她,便將這一情況告知時柒。
時柒一直以為顧拾酒學得很好,在他有限的聲樂理解裡,顧拾酒已經是他見過條件拔尖的人了。
“時少爺......雖然我很不想承認,但顧小姐她可能確實不適合美聲唱法。”
Margaret甚至直接請辭。
只是時柒沒找到合適的繼任老師,便暫時把人留了下來。
沒想到,顧拾酒居然在這裡找到了同好。
“他們不在意我的腔體和共鳴,也不在意我的身份。”
顧拾酒扭捏半天,終於把真實想法說了出來。
“阿酒,你——”時柒心中大怮。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