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九十九章:來自李世民的感觸

新船的建造在李元景的授意下很快開始。

由於前面已經有了經驗,加上這艘船的規格要小很多,很多地方處理起來也更加容易一些。

所以這艘船的建造速度很快,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龍骨便鋪設焊接完成,比之前快了一倍不止。

而李元景似乎也不想耽誤太多的功夫,所以計劃在四個月內讓這艘船下水試航。

是的,四個月!

聽起來就挺嚇人的!

但事實上真的很難嗎?

並不難!

現在造船跟後世造船有很大的區別,雖然很多技術都沒有後世那麼先進,但很多東西也沒後世那麼複雜。

為了造這一艘船,單單只是船工,李元景就召集了三千人,一千有經驗的帶著兩千沒經驗的,一個人帶著兩個人,老手負責上手操作,兩個新人負責配合學習。

整個船塢,只要你能看到的地方,幾乎全部都是人。

安裝外部裝甲的場面才是最為壯觀的,船工將船圍了整整一圈,大家並排往上鋪。

而一塊鋼板的規格是長兩米,高一米,外面兩組負責外部焊接,裡面兩組則負責內部焊接,就算費時費工,半天的時間也能接好這一塊鋼板。

而這也就意味著,半天的時間他們就能鋪設好一層,一天鋪兩層。

同樣也意味著,一天時間能鋪設兩米高度的外部甲板,而這艘船才多高?滿打滿算,船身高度不過七米左右,而整體高度不過十來米,最高處二十多米,不過這個可以忽略不計,那是瞭望兵的位置。

也就是說,時間算的緊張一些,三天半就能鋪完外部裝甲,算的寬裕一些,五天也足夠了。

當然,時間短並不意味著質量不行。

如果放在後世,在不考慮鋪設電纜等電子裝置的前提下,調派三千人來建造一艘五千噸級的戰艦,這個指的是最終的總裝,恐怕要不了兩個月就能讓他下水。

若是在極限一些,採用分段建造模式,所有材料充足不需要等待的情況下,恐怕一個月就能下水。

看似時間短,但其實工時卻並沒有節省,一塊外部甲板雖然只用了半天就搞定了,但這卻是四組十二個人忙活了半天的結果,這麼一算的話,一塊外部甲板的工時差不多就是七十多個小時,整個外部船體甲板一共兩百多塊,算下來單單只是船身外部甲板就用了一萬八千多個工時呢。

雖然看似人力太過浪費,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李元景還等著後面下餃子呢,不盡快培養點人出來,拿什麼下餃子?

……

時間來到了貞觀十年的七月份,距離李承乾來到海州已有三個多月。

而李承乾也在兩個月前離開了海州,回長安繼續去完成自己的深造。

而早在三個月前就決定要來海州的李世民,直到現在才終於踏上了海州的土地。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李世民就出發了。

但皇帝出來一趟不容易,總不能為了趕路而趕路,大好的江山,總要視察一番的。

於是,中間李世民在各地都停留了一陣,在洛州停留了五天,用於視察各地,其他大小縣城也多多少少的聽了一天或者兩天。

自從登基以後,李世民也很少離開長安,這一次出行反倒是給他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雖然紙面資料李世民一直都很清楚,但有些東西從紙面上是看不到結果的,只有當你親自站在這裡的時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這裡的一切所帶來的震撼。

走在平穩的長洛新官道上,不受任何天氣的影響,沒有塵土飛揚。

李世民雖然沒有看到來來往往的人群,但是在路過某處的時候,還是能看到聚集在一處的大量人群。

幾乎每隔一段就能看到這種場景。

李世民自然知道這是為什麼,皇帝車隊前行,前面是有禁軍開路的,所有出現在這一段的人,都需要進行臨時管控,什麼時候皇帝過去了,什麼時候他們才能走。

所以這一路上李世民走的是專用道,除了他的車隊和護衛以外,沒有任何商業隊伍。

但是單從這些商隊聚集頻率來看,李世民也能看到大唐商業正在迅速發展的前景。

更不要說在潼關的時候,李世民還檢視了潼關的入關記錄,平均每天都要有不下於四五百支商隊進出潼關。

出了洛州再往東,這種美好的體驗就沒有了,因為新官道就到這裡。

從水泥路上下來,讓李世民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