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章 沙縣水美土堡群的傳說

不小心被一個尖銳的東西劃破了手指。

“哎呀媽呀!”阿強疼得叫出了聲,鮮血瞬間像小溪一樣從手指上流了出來。

老張頭趕忙衝過來檢視,著急得直跺腳,說道:“阿強啊,你這傷口可不淺,得趕緊處理處理,可別感染了。”

,!

阿亮手忙腳亂地從兜裡掏出一塊手帕,一邊給阿強包紮傷口,一邊嘴裡唸唸有詞:“沒事的,沒事的,很快就會好的。”

阿強咬著牙,一臉堅定地說:“沒事,這點小傷算個啥,咱們接著走,我可不想半途而廢。”

眾人繼續前進,沒走多遠,又遇到了一條狹窄得只能容一人透過的通道,通道里濃霧瀰漫,就像給通道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啥也看不清。

虎子這下真有點害怕了,猶豫著說:“這路看著太危險了,要不咱們還是回去吧?我可不想把命丟在這。”

阿強瞪大眼睛,斬釘截鐵地說:“都走到這一步了,咋能說放棄就放棄!我在前面走,大家小心跟著,誰也不許當逃兵!”

說著,阿強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地走進了通道,大家也只好硬著頭皮緊跟其後。突然,阿強腳下一滑,身子直往後仰。幸好阿亮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這才避免了一場災難。

經過一番艱難的摸索,他們終於走出了通道,一個個都像從水裡撈出來似的,渾身大汗淋漓。

眾人湊近一看,裡面放著一本破舊的日記。阿強迫不及待地翻開日記,上面的文字雖然模糊不清,但還是能辨認出一些內容。原來,這本日記是堡主的後人寫的,詳細記錄了堡主家族的一些鮮為人知的往事以及土堡建造的艱辛歷程。

日記裡說是很久很久以前,在沙縣水美村,有一個張氏家族。他們的祖籍可以追溯到安溪,世代以種植和加工茶葉為生,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勞作,家族逐漸積累了財富,成為了當地的大戶。

然而,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匪患頻繁,為了保護家族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張氏家族的洵第四兄弟決定合建一座土堡。這便是水美土堡群的第一座土堡——雙吉堡。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 年),雙吉堡的建造工程正式開始。村民們紛紛加入到建造隊伍中,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努力。

要建造這樣一座堅固的土堡並非易事。首先,需要尋找合適的建築材料。他們就地取材,選用附近的河卵石和山塊石作為基礎,而用於夯築堡牆的生土和複合土也需要精心準備。

在施工過程中,困難重重。搬運巨大的石塊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但村民們沒有絲毫退縮 ,堡主帶領著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用扁擔和繩索,一步一步地將石塊運到工地。

堡牆的高度和厚度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這需要高超的技藝和耐心。工匠們精心設計,確保堡牆能夠抵禦外敵的攻擊。

隨著雙吉堡動工後的第二年,第二座土堡雙興堡也開始建造了。大家日以繼夜地勞作,雖然辛苦,但一想到土堡建成後能帶來的安全,便又充滿了幹勁。

雙興堡的規模比雙吉堡更大,防衛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高。堡內的建築佈局更加複雜,不僅要有居住的房間,還要設定跑馬道、碉式角樓等防禦設施。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到了清同治元年(1862 年),水美村土堡群的最後一座土堡雙元堡也開始動工了。

在這漫長的建造過程中,堡主家族也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曾經,他們遭遇了土匪的多次侵擾,但都憑藉著土堡的堅固和村民們的團結抵抗住了。

經過多年的努力,雙元堡終於竣工了。這座土堡坐北向南,平面近似橢圓,佔地面積約 6000 平方米。它的前堡兩角及後圓正中構有角樓,與遍佈堡牆的 58 個射擊孔構成了堅固的防禦體系。正門和偏門的木板均包著鐵皮,門後還安有橫栓,可有效抵禦外來的進攻。

水美土堡群的建成,不僅是張氏家族的驕傲,也是全體村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從此,他們在這裡安居樂業,過上了相對平靜的生活。而堡主和村民們,也成為了土堡歷史的一部分,他們的故事被後人傳頌著。

每當人們走進土堡,看到那高大的堡牆、精美的木雕和石雕,都會想起那段艱辛而又充滿希望的建造歲月,以及堡主和村民們團結一心的精神。

眾人看完這日記如獲至寶,興奮得又蹦又跳。老張頭感慨萬分地說:“這可真是個驚天大發現啊!咱們這次探險沒白來!”

透過這次探險,阿強和村民們對水美土堡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