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07 清屍潮

此番下山,要對付的是屍潮。

走屍過百聚在一處便稱為屍潮。

能匯聚成潮的都是些低階走屍,跑不快,行動不靈便,力氣比一般的壯漢大不了多少,便是下丙堂的雞肋弟子,也不難對付。

只要不是單獨落入屍潮之中,便沒什麼危險可言,師長便也不會隨行。

一隊十人,南靈歌與同屋那三位便在一組,大師姐遊多多自然便是隊長。

遊多多轉頭給了她一個陰森森的假笑,南靈歌回了一記白眼,慢吞吞晃到了隊伍最末,心情沉重非常,走的魂不守舍。

南謠山位於南謠至南,山峰挺拔秀麗,半峰之上薄霧瀰漫,像個身披薄紗的曼妙女子。

時下四國並存,分別是東霍、南謠、西凌、北照。

南謠山一直被稱之為仙山,千年前的南謠山上小宗小門集聚,離仙途最近的三人,都是由南謠山走出來的。

前有無尚聖僧,後有無厄散人,現有南謠仙尊。

不過前兩位的下場都不太好。

第一位在飛昇時被雷劈死,第二位與一個女魔頭同歸於盡。

那兩位之間隔了三百年,都有著絕頂的天資,德行兼備,是當時世人最崇敬的修仙者。

等兩位相繼隕落了之後,南謠山便日益荒涼下來。

傳聞說山中有詛咒,在此山修煉雖是進境神速,但到了最後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於是修仙者們便寧願修煉的慢些,也不願橫死在緊要關頭。

各小宗小派相繼搬離,現下這位不信邪的南謠仙尊飄然而來。

先是收養了兩個孤兒。

兩個孤兒小有所成之後便開始收徒,一代代的傳下來,慢慢的南謠山又繁盛起來,只存了南謠一派。

但結局依然不算好。

南謠仙尊百年前便踏入半仙之境,直到現在也沒有一絲要飛昇的跡象。

不過半仙之體已是極為難得了,因為便得了個尊號叫南謠仙尊。

南謠山腳下不遠便有村鎮,兩側山峰綿延,山川秀麗,景緻怡人。

身後則是險山惡嶺,弟子到了一定的實力才能進入其中歷練。

每次歷練,南謠弟子基本上都傾巢而出,只是去的地方不同罷了。

下丙堂這一次去的地方是山下幾村共用的埋屍處小戽山。

附近有許多山,之所以都爭著將人埋在小戽山,是因為那裡的風水特別好。..

據說只要將逝去的老人葬在其中,便能保佑後人財運雙至,子孫興旺。

先前的時候可能也確實是塊風水寶地,也確實給後人帶來了不少好處。

於是乎千百年的累積下來,小戽山密密麻麻全是墳頭。

到了如今,風水寶地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凶地,怪事頻發。

從百年前開始,有些人去山中掃墓,要麼直接失蹤,要麼就算回來了也變得瘋瘋癲癲,直嚷著山裡有吃人的惡鬼。

有不信邪的照去不誤,結果要麼失蹤要麼瘋癲。

附近村子也是天災人禍不斷。

別處都是風調雨順,就小戽山方圓百里不是暴雨連連便是乾旱蟲災。

時不時的還暴發一聲怪病,死殘無數,有時一死便是一家子。

於是小戽山下又多了塊亂葬崗子。

無人收屍的死人便被扔到了其中。

到後來,村民們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都是苟延殘喘,差點把這一片變成鬼域。

後來,南謠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仙尊下山來轉了一圈,在山中佈下了陣法,將怨魂野鬼困在其中。

至此之後,小戽山便消停下來。

但三不五時的,仍會發生些怪事,比如說群鬼作亂,屍潮闖陣。

曾經被倉促扔在亂葬崗子中的屍體,一般都是死前飽受怪病或鬼怪折磨,恐懼、不甘等情緒在死後都化成了怨氣窩在體內,始終無法安息。

南謠仙尊的陣法有五重,由山腳開始往上一重重加重。

亂葬崗子在山腳,是陣法較弱的地方。

陣法阻得了人禍,阻不了天災,比如說驚雷、地震。

驚雷很容易引起屍變,地震、暴雨會扭曲陣法,但凡出現一個小小的缺口,便會生出一場亂子。

這種時候,便由山中弟子出面鎮壓。

若是鬧的太兇便由上三堂出馬,稍次些的交給中三堂,小打小鬧便由下三堂的雞肋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