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來,曹玉昆是的確打算待個十天半月了。
一來富平是老家,二來他在這邊其實積攢了很多事情需要處理。
領導,娘子,情人。
老岳父,老岳父,老岳父。
飲料廠,襪子廠,泡麵廠。
最近還又加了一個飲用水廠——10月24日,曹玉昆出面,西洲市太守唐學明亮相,由黃佳穎代表紅空伊人康飲公司,同趙曉蘭代表的富平縣官府正式簽署協議,接下來,伊人康飲將投資高達兩千萬元,在富平縣興建大型的飲用水灌裝基地,一旦建成,將具備年產60萬噸瓶裝飲用水的生產能力。
新的伊人康飲(西洲)飲用水公司,自然也就宣告成立。
認真的講,曹玉昆自己也好,還是黃佳穎也好,其實都仔細的核過賬,至少是在當下這個年代,賣飲用水遠不如賣飲料賺錢。
主要是因為伊人康飲真正的市場大頭,在紅空。
一噸酸梅汁也好,未來的橙汁,包括已經線上上進行試生產的冰紅茶等各種茶飲料,成本大約也就是七百來塊錢,算上包裝,拉到魔都去的運費,也就一千幾百塊,合上各種稅,船運費等等,貨到紅空,那可是一噸12000港紙的售價!
暴利!絕對的暴利!
但飲用水不行,這玩意兒生產成本比酸梅汁等這些飲料低是不假,但各道工序走完,一噸劃下來也得小兩百塊,加上後續的包裝、運輸等等,它比飲料一分錢都少不了,等送到了紅空的倉庫裡,一噸已經接近一千塊了!
但到了紅空,它卻賣不上價!
紅空一瓶500毫升的瓶裝水,也就兩塊錢!
只是飲料價格的三分之一。
更沒辦法的是,你給分銷商、零售商留的利潤空間,卻不能比飲料小多少,市售價格4000塊一噸的東西,光是那頭就得拿走1200到1500塊,兩頭一砍,中間的毛利潤也就剩下大概一噸一千五百塊港紙。
跟酸梅汁那種,生產端的飲料廠能拿到一噸八九百塊的毛利,曹玉昆在紅空的銷售還能截留大概5000港紙一噸的毛利,是真的差遠了。
賣國內更不行。
在國內現在的絕大多數地方,只支撐一瓶飲料的售價頂到一塊錢,再貴根本就賣不動,甚至一塊錢一瓶都不好賣,那飲用水呢?一塊錢一瓶的飲用水,也就在魔都、首都和羊城這樣的超級大城市,一年賣個幾百噸到頂了。
國內的工資體系、價格體系,還沒到那個能支撐飲用水賺錢的時候。
十四大前幾天剛開完,曹玉昆看報紙,很認真地學習了精神,中間鑽被窩,還跟趙曉蘭探討了一下,他有預感,至少是公務員的工資,要開始調了。
這是風,而且是大風。
無論別人認不認可,在曹玉昆看來,在國內,公務員工資就是整個社會工資體系,乃至整個社會價格體系、價值體系的錨!
公務員工資只要漲,就意味著貨幣要開始超發了,民間俗稱,也就是錢要開始變毛了——等接下來那位老總上去,開始搞稅制改革,把財賦大權徹底收歸中央,官府的各種調控體系就要開始上發條,按照上輩子看影片得到的一些模糊的記憶,曹玉昆更是大概知道,未來十年,國內的基本工資,會從正常一個月一百來塊上下,飛速地提升到八百一千塊,乃至一千大幾。
事實上不用那麼高,當普通的官府基層工作人員的月工資,能有個五百塊以上,飲料就會開始好賣了,因為那個時候,你哪怕幹其他工作的,月工資也會上到兩三百塊,乃至三五百塊了——一瓶飲料賣三塊錢,雖然還是貴,但富裕起來的人群,卻也絕對能消費得起了。
國內人口那麼多,不需要太多人,哪怕只有一千萬人能喝得起一瓶三塊錢的飲料,這個市場的整體規模,就會開始超越紅空了。
曹玉昆判斷,這個時間點不會遠,大概1994年就差不多了。
也是大概要到那個時候,一塊錢一瓶的瓶裝飲用水,才會在大城市開始有市場——省了出口進口啊之類的亂七八糟的費用,全國開花的多設分廠降低運費,飲用水在國內一塊錢一瓶,每噸的毛利潤已經能做到一千塊上下。
也就是說,到那個時候就已經很有的玩了。
因為像紅空這樣,自身幾乎完全沒有生產能力,所以一瓶飲料居然賣到4港紙、6港紙的地方,卻偏偏又無比發達,實在也是少有!
國內市場夠大,只要工資體系起來,絕對是頂級的好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