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進了屋子,白曉拿到高明啟的畫稿看了起來。
因為昨天晚上他推到重新繪畫,所以稿件只有寥寥幾張,白曉很快就翻完了。
“這有這麼些嗎?後面的劇情什麼呀?”
白曉捧著畫稿,好奇地望向高明啟,她的好奇心被高明啟勾了起來。
這幾張畫稿的內容剛介紹完嘎子的身份背景,嘎子還有八路軍偵查隊長老鍾叔悉數登場,一應劇情即將展開,可是畫稿的內容到這裡就戛然而止。
“後面的劇情正在設計當中,我這兩天感覺對繪畫有了新的理解,就把以前畫好的內容推翻了,重新畫了一遍,所以還沒來及得往後畫。”
白曉小嘴嘟起,只能無奈地點了點頭,眼睛又落在畫稿上面,滿眼都是欣賞的神采。
突然,她抬起頭詢問道:“高明啟,你下個禮拜還來嗎?”
“下個禮拜?我不知道,要等到那天看看有沒有別的事情。”
今天來拜訪白老師,也是高明啟突發奇想,並沒有和白老師約定多久見一次面。
白曉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後面的劇情,有些不好意思地詢問,“如果你畫了新的畫,能不能帶過來讓我看看呀。”
高明啟看著眼前直勾勾盯著他看的女孩,兩隻大眼睛忽閃忽閃,口中說不出拒絕的話。
“好吧,我盡力,要是有新的畫我就來白老師這裡。”
“耶!太好啦。”
白曉很快就被她媽媽叫了出去,這姑娘一大早起來還沒有洗漱,光顧著看連環畫了。
白孟誠返回書桌前,從一沓書卷中翻找出一份報紙。
“明啟,你來看看。”
報紙平攤在書桌上,白孟誠手指在中間一個新聞上面。
“冀省美術出版社正在邀請畫師為連環畫畫封面,據我瞭解,他們邀請了不少知名的油畫家和國畫家。但是今天我看了你的畫稿,我認為你可以往這裡試試投稿。”
相較於連環畫內容,封面一般需要更精細的畫工以及色彩使用。一本連環畫問世,讀者最先接觸到的正是封面。
製作優良的封面更容易被讀者接受,刺激銷售。
五十年代是新中國連環畫的第一個黃金期,各路繪畫大家如徐悲鴻、齊白石、吳湖帆、劉海粟、陳少梅,陸儼少等曾留下墨寶。這些美術史上的巨匠用他們的筆畫,給當時的群眾性讀物小人書增添了無盡的光彩。
至於白孟誠為何向高明啟推薦,讓他嘗試畫封面。
一方面是因為看過高明啟的畫稿以後,認為他的畫工已經沒有問題。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稿費。
自1955年開始,上海新美術出版社率先邀請知名畫家為連環畫畫封面,稿酬大概20到30元每幅不等。
如今書畫市場不景氣,人們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就已經很艱難,當然就無暇欣賞書畫。
所以各路畫家轉入連環畫行業,能畫幾幅連環畫封面,收入就頗為可觀。
“這次冀省美術出版社給邀約連環畫封面,初始稿費設定在10塊錢,若是知名畫家。每張畫更是增長到20塊錢。”
白孟誠能夠看得出高明啟家境一般,從他的工作,以及日常穿著都能看出來。
想來高明啟萌生創作連環畫的初心,也是為了稿費。
但是一本連環畫從創作開始到結束,需要耗費的時間太久了,很有可能作者在繪畫的過程中,就因為現實困難而放棄作畫。
於是白孟誠就想到,讓高明啟多一條賺取稿費的門路。既能夠鍛鍊畫功,若是畫稿被出版社採納,又能拿到一筆稿費。
“你要是有興趣的話,就先以嘎子的故事為主題,設計一幅封面。我可以幫你找一個美術老師,教你學習怎麼運用色彩。”
“太感謝您了白老師。”
白孟誠的誠意讓高明啟深受感動,有這樣的機會他自然會牢牢把握住。
“那說好了,等下個禮拜來我家。你給曉曉看新的畫稿,我給你找一個老師。”
兩人正說著的時候,白孟誠的兒子白楊從外面回來了。
今天街道辦沒任務了,不用加班,他一大早把昨天寫好的報告交到領導家裡後,就返回自己家。
“小高。”
自從上次勞衛制體育測驗之後,他們倆中間基本沒怎麼見過面,主要是白楊太忙了。
“好久不見,白哥。”
“半個多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