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啟的錢都放在空間裡面,他將手伸進口袋裡面摸索一番,裝模作樣地從裡面掏出幾張紙票。
從裡面數了兩張一塊和兩張五毛,湊足了三塊錢,交到男人手中。
男人看到錢的時候,臉上露出了急不可耐的表情。
他拿到錢後用手搓了搓,好像在查驗這些錢是不是真的,又對著天空看了一眼,男人迅速把錢塞進口袋裡面。
而後就將香爐塞給高明啟,生怕他會反悔。
高明啟拎著銅香爐返回院子,他找了一塊布又擦了擦香爐底部,將底款完整地露了出來。
果然就是大明宣德年制幾個字,現在唯一不確定的,這東西是不是真品。
這會兒北屋的房門開啟了,牛爺和李清從裡面走出來。
“三兒,你在哪幹啥呢?”
牛爺看到高明啟蹲在棚子下面,手裡好像捧著個東西,顯得十分神秘。
高明啟抱起銅香爐來到牛爺跟前,將這東西翻轉過來,“師父,我剛才在村裡買了個香爐,感覺挺像以前的物件,您幫我看看吧。”
牛爺目光掃到香爐的底款,眉頭緊蹙,上前捧住了香爐。
“宣德爐?”
他翻看著香爐,語氣中帶著懷疑。
“看樣子有點意思,但是這東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牛爺不精通此物,如果說是古董傢俱,他能說的頭頭是道,但是對於宣德爐,只是聞其名,而不知其意。
宣德爐並不是到了後世拍賣了高價才出名,早在明朝的時候,就因為其精緻的做工而備受追捧。
明清時期,許多富商和收藏家都不惜重金購買宣德爐,價格居高不下。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自那時起就有不少仿造者。
在明清兩代,仿製宣德爐的風氣盛行,甚至不同的地區還因此產生了派別。
所以牛爺也拿捏不準這東西的真假,不過他給高明啟指點了門路,“你回去了拿這東西去找牛犇,這小子雖然不著調,但是在古董這方面,他還是有點建樹。”
“讓他給你看看,要真是好東西,以後藏家裡收好了,別讓外人瞧見了。”
如今民間不興收藏,尤其是涉及到古董玩意,牽動著很多人的心絃,將這類東西當做封建迷信的殘留。
在這一點上,牛爺著重囑咐了一番。
事情辦完了,三人簡單吃了點東西,然後把借來的物品還給村裡人,三人就匆匆離開李家村。
這次出發得早,臨近中午的時候,他們就進了永定門。
進了城以後他們沒有回木器店,牛爺大手一揮,帶著三人來到王府井大街北口金魚衚衕。
三人停在東來順門口。
“走,吃涮羊肉去。”
這一路寒風刺骨,幾乎將人凍透了。
高明啟和李清還從來沒到東來順吃過東西,這年代尋常人家基本上一輩子都不會下館子。
牛爺坐下以後豪邁地直接要了五斤羊肉,另有白蘿蔔、白菜葉和豆腐諸般配菜。
高高的銅鍋起了火,鮮湯鍋底的味道勾地人口水直流。
李清剛開始手足無措,坐在座位上不知道幹啥,高明啟主動替他調好了芝麻醬,在上面淋上醬油和韭菜花,加上蝦油少許,一勺辣椒油。
拿筷子攪拌均勻,放在嘴裡嚐了一口,鹹辣鮮香在味蕾中爆炸開。
調好了芝麻醬,高明啟又剝起糖蒜,放在一旁備用。
此時現切的羊肉放在青瓷盤端上桌,透過肉片,青花花紋清晰可見。
羊肉薄如紙,軟如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一涮就熟,久涮不老。
湯底不多時就翻滾起來,三人不再等待,夾著肉片就開始了。
大冬天吃一回火鍋,立刻將身子骨裡面的寒氣都激出去了,三人悶頭大口吃肉,一個個吃得四脖子汗流,好不痛快。
高明啟和牛爺一人吃了不到兩斤,李清自己一人吃了三斤,這還不算配菜。
三人吃得舒坦了,齊齊站在店門口打了個飽嗝,而後對視一笑。
李清和高明啟兩人把牛爺和圈椅給他送到家裡,然後牛爺就讓高明啟回家休息去了。
“這兩天先別去店裡了,回頭我跟莉子說。明天一大早你就去找牛犇,把那東西好好瞧瞧,你要真撿漏了,可得來跟我說,咱以後可有的吹啦。”
牛爺高興得不行,心儀的圈椅順利拿下,自己徒弟還有可能撿漏一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