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了飯,高明啟就出門了。
因為賈東旭他媽跑到前院來,拉著解放鄰居談論公私合營的事。
言語間時不時就提及軋鋼廠的工作,還有她的兒子,賈張氏把嗓音扯到最大,生怕別人聽不到。
高明啟知道這人是說給自己聽呢,因為前段時間他和賈東旭產生過摩擦,這老太婆故意整這一出。
這個老登。
高明細心裡暗罵一句,沒有給她顯擺的的機會。
他從空間裡面拿出了一隻全新的搪瓷茶缸,灌了滿滿一缸子熱水,和老高一道出門了。
出了門耳邊沒了賈張氏的聒噪,心情也變得好了。
他手裡的茶缸是今天剛從空間裡得到的物品,白色的搪瓷缸子,外壁上標著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
離開院子後,高明啟他們來到李大勇家裡。
李清這會兒已經吃完了飯,正跟媳婦兒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白天的活。
他坐在門口撩起了簾子抽著煙,他手裡拿了一隻菸袋鍋,菸袋鍋中間的木柄上綁著煙口袋。
抽菸的時候他就把菸袋鍋插進煙口袋,挖出一鍋煙草,用手指按實了,再用火柴點著。
一番吞雲吐霧,臉上露出享受的神情。
等到抽完了,再把菸袋鍋在門框上敲一敲,菸灰就彈出去了。
李清見到高明啟爺孫倆來了,趕忙把他們讓了進來。
“高大爺吃了沒?沒吃在這吃一口。”
高明啟擺擺手,沒讓乾媽忙活,“您別忙了乾媽,我們在家吃過了,出來躲清閒,讓我們坐會兒就行。”
“怎麼了明啟,院裡還有人為難你們?”李清側過頭,只見他皺起眉頭,表情嚴肅。
“沒有,是賈張氏那老貨,今天軋鋼廠公私合營了,這不就跑過來顯擺了。”
“哦。我也聽說這事了,沒想到那麼大一個工廠說合營就合營,政府一出手是真利索。”
不止高明啟他們院子住著軋鋼廠的工人,這一片有不少人都在東直門的軋鋼廠上班,關於公私合營的事情,一下午就傳開了。
“所以我之前就說過,公私合營這是大趨勢,以後各個行業都會加入這一行列。”
回想起當初李大勇去魯味坊時,高明啟和他們談的話,李清越來越覺得事情往他們想的方向發展。
一旁的老高進來後一直沉默著,聽到他們說起這件事,他也提起了一件事情。
“咱們街道其實早就開始動員了,連我們這種小小的修車攤也都牽扯上,聽說好像是要將我們這些分散的攤位集中合併了,創辦國營修車鋪。”
高明啟這還是第一次聽老高提起此事,他記得這兩天看到老高還是在衚衕口。
“這不是還沒開始,道聽途說,有這麼檔子訊息。”
但是高明啟在腦中想了想,感覺有些怪,“難道以後就不在衚衕口了嗎?那多麻煩呀。”
本來修車攤兒就是為了方便人們的需要,滿大街的修車點,不論是在哪車子壞了,都能找到修車的地方。
若是集中到一起經營,估計很多人都找不到修車鋪。
就算是知道在哪,車子都壞了,還怎麼過去。
老高根本沒有想過這些,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他才會思考這些問題。
李清收起了菸袋鍋,他心裡也有件事情裝著,想要聽聽高明啟的意見。
“明啟,我現在遇到這麼一件事,你幫我分析分析。”
原來李清認識的一個蹬三輪板兒爺,最近突然生出了想法,想要組織籌辦個運輸隊。
這人就找到了李清,他知道李清幹活實在為人老實,所以想拉著李清合夥一塊來幹。
“乾爹,你自己是什麼想法?”
李清皺著眉頭,一看就是猶豫不決,“我琢磨著要是真能幹好了,肯定比現在掙得多,家裡以前過得日子太苦了。”
“我也想讓他們娘幾個過幾天好日子,但是。”
不用他說也知道,李清擔心事情做不成。
如果說只是蹬三輪,那和現在沒什麼兩樣,但要是投錢進去,他可真的承受不起其中的風險。
“那個準備搞運輸隊的是什麼來頭,怎麼會想到幹這一行?。”
“和我一樣,都是街面上蹬三輪的,聽說這次準備賣了冀省老家的房子,來大幹一場。”
這個人膽子真不小,不過高明啟只能說他時運不濟。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