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啟雖然沒怎麼接觸過古玩這一行,但是也知道古董的價值。
揣著好奇,他就想聽一聽牛犇這塊古硯的來歷,“四哥,你說的這麼玄乎,到底你手裡的硯臺有什麼來歷呀?”
高明啟此時就像一名合格的捧哏,立刻將牛犇的情緒給調動起來了。
牛犇用力蹬著腳踏車,臉上透出了紅光,“這麼和你說吧,你知道朱元璋嗎?”
“啥?你這是朱元璋的硯臺!”高明啟一時間都想把揹包裡的硯臺給翻出來,好好瞧一瞧。
“呃,咳,當然不是朱元璋的硯臺。我的意思是你知道朱元璋不,就是那位明朝的開國皇帝。”
“知道啊,聽書的時候裡面都講過。”
牛犇理清思緒,繼續介紹說,“這位朱元璋呢可了不得,當過和尚,討過飯。就這麼一個身份普通的人,建立了歷史上一個的朝代,明朝。”
“嗯,然後呢,難道這個硯臺是和朱元璋有關嗎?”
“不是,你聽我給你說,不要管什麼朱元璋!”
高明啟小聲嘀咕道:“這不是你提的朱元璋麼。”
牛犇權當沒聽見,繼續說道:“這個朱元,算了,這明朝從建立到如今也有五百多年了。而我手裡的這塊硯臺,就是明朝的古硯。”
“和朱元璋沒關係啊,四哥你也太磨嘰了,乾脆直接說這是個明代的硯臺不就行了,扯了半天朱元璋,我還以為是老朱家的東西。”
“我不給你說清楚,你小屁孩懂個啥。”
“四哥,師父教的就是明清傢俱製法,你說咱知不知道啥是明朝。”
“是啊。哈哈,那是四哥草率了。”
雖然牛犇有些磨嘰,不過他這個硯臺確實不一般,它的原主是明朝的一代名臣于謙,難怪他這麼寶貝這個東西,甚至不惜偷偷賣了牛爺的藏酒。
“唉!改天找個機會給我爸尋點別的酒來賠罪吧。”
牛犇也知道這次真的惹怒牛爺了,甚至都不敢回家,騎著高明啟的車子直接來到學校。
“三兒,我就不回去了,你回去給你師孃說,讓她改天給我送點錢,記著別讓你師父聽到了。”
“嗯,我知道了,那四哥我走了。”
“等等,這小物件送你了,四哥不讓你白跑一趟。”
牛犇從書包裡摸出了一個布包,解開布包后里面露出一枚玉石。
這是一枚玉蟾,差不多有鵪鶉蛋大小,雕刻的十分精細。
“四哥,這個?”
“以前淘換的小物件,留著吧。”牛犇不等高明啟拒絕,轉身走進學校大門。
高明啟看著牛犇的背影,和記憶裡的印象沒什麼變化,還是那樣大方豁達,只不過為了古玩有些入了魔。
他將玉蟾放到兜裡,其實這只是掩飾,玉蟾已經被他轉移到空間裡面。
蹬著車子回到師父家裡,高明啟趁著師父不在,把牛犇的囑咐告訴給了師孃。
“行了三兒,我知道了,你甭管了,回頭我去學校找那個混小子。”
等把賓客差不多送走之後,牛爺已經有些乏了,直接回屋子裡休息。
牛莉早已經把院子打掃乾淨,還把剩下的飯菜分了好幾份裝到飯盒裡面。
高明啟回家的時候,就看到自己車把上面掛著一個網兜,裡面放著一盒飯菜。
回到四合院,高明啟和老高就著盒飯裡的菜,難得吃上了白麵饅頭。
老高一邊吃,還忍不住誇讚道:“真不愧是豐澤園的飯菜,這手藝沒的說了。”
高明啟吃著飯菜,腦子裡卻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爺爺,您說讓大勇拜中院的何雨柱當師傅怎麼樣?”
老高聞言,想了一下搖了搖頭。
“不妥。小何年紀太小了,倆人差不了多少,沒法帶。而且現在小何是軋鋼廠的食堂廚子,大勇不好進軋鋼廠,不見天跟著師父可學不到本事。”
高明啟一想,是這個道理。
老高放下了饅頭,臉上也有些為難,“要說廚子咱倒是認識幾個,不過他們手藝都一般,大勇去了也是耽誤功夫。”
“爺爺,我是這麼想的。這不今天拿回來一條大鯉魚,等會兒我去找何雨柱,請他明天過來做魚,咱們坐一塊吃點喝點,託他幫忙給大勇找找門路。”
高明啟昨天從空間裡面得到了一條碩大的鯉魚,今天回來的時候就順手帶了回來,假稱是師兄家從河裡打撈了一網大魚,分了他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