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6章 又添一筆

“老爺,大少爺升了...”任卓邊跑邊喊著。

正在拿魚竿釣魚的任老爹一聽,臉直接黑了,生了?兒媳懷孕這麼大的事情到現在才來信?

賀強他們也是老懵逼了,啥情況啊,沒聽老任說起呀。

任老爹微皺著眉頭,喊道“慌慌張張像什麼樣?一點管家的樣都沒有”

待任卓走近時,氣喘吁吁的說道“老爺,大少爺升官了,從五品啊,廣州市舶司提舉...信”

“什麼,小兔崽子升官了,還是從五品?”任老爹直接扔掉了魚竿,迅速的接過了任卓遞過來的信看了起來。

賀強他們一聽,跟剛剛任老孃她們的表情一模一樣,都張大嘴巴驚訝不已,什麼鬼?

“等等,廣州市舶司提舉?這可是個好差事呀。”賀強在一旁吆喝著。

他們都是商人,自然很清楚市舶司衙門是個油水很足的衙門,做海上貿易的每年沒少在這衙門裡花錢,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喲。

“俊傑這也太讓咱們出乎意料了吧?”

“可惜不是在明州或秀州,而是在廣州”

“我就說吧,千百年來第一個六元及第,肯定會得到重用的,這才一年呢,就當上了五品大官了”

“誒,老任你去哪?”

只見任老爹看完信,撒丫子也跑了。

任老爹邊跑邊回頭看了他們一眼,高興道“還能去哪?回家拜祖宗啊”

“老任,你的竿子上勾了。”賀強喊了一句。

不出幾天,任家的大小親戚全都知道了任俊傑升官的事情,也是非常的震驚。他們家族居然出了一個五品大官了?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啊。

好在任俊傑沒回來,要不然他又要被眾多親戚圍攻了。

於是,在任老爹的主持下,祠堂又一次為任俊傑開了中門,族譜上又加上了一筆,21歲任廣州市舶司提舉。

從開封到廣州最快的出行方式就是走水路,先走大運河下江南,再透過各驛站的驛馬乘車一路去廣州。

古代官員走馬上任往往都是去到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為何他們都不會迷路?原因就是驛站。

從秦朝開始,以首都為中心修建通向全國的馳道網路,開始統一全國的道路和車輛的長寬大小的規範,這就是車同軌。

在道路上大規模建設驛站,使得朝廷有一套完整的“高速公路”,官員只需按照下一個驛站的方向走就行。

到了漢朝就更加完善了,五里設郵,十里設亭,三十里設驛或傳,漢朝一里換算現在是415.8米,按照現在的標準,走兩公里多就能見到一個高速服務站,只要走官道,想要迷路都難。

驛站不僅僅是路標,也是為官員出行提供服務的機構,官員到了驛站可以休息和飲食,也在驛站這裡獲得換乘的交通工具。

由驛站的工作人員護送官員他們到下一個州府的驛站,以此接力,若驛站不為官員提供服務,那他們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有驛馬的話,出行速度就大大的提升了。

七月二十一日,江南新昌縣,下午。

正在廳裡與幾個好姐妹玩打馬的任老孃,突然就聽到了廳外的喊聲。

“夫人,大少爺來信了。”管家任卓在外面邊走邊喊著。

廳裡的眾人聽到喊聲愣了愣,隨即便有一婦人笑呵呵說道“喲,俊傑來信了”

“都好久沒聽到咱們任狀元的訊息了”

“瞎說,上個月不是來了一封嗎?”

“就是,這京城離咱們江南遠,書信一來一回的,也不容易”

任老孃面上倒是表現得沒啥,實則是滿心期待,擺擺手說道“嗨,在京城當官好是好,就是離得太遠,想見一面都不容易,書信都麻煩”

“對對對,要是俊傑能在江南當官就好了 ”

正說著,任卓便高高興興的進來廳裡“夫人,大少爺來信了。”說著,將信遞給了任老孃旁邊的丫鬟,由她轉交。

“李姐姐快拆開來看呀,都停一停”

任老孃噗嗤一笑“我都沒急,你們急啥?好像兒子是你們的一樣”

“這不是關心俊傑嘛,快看看他們在京城怎麼樣了”

“就是,從小就看俊傑長大的,關心一下怎麼了?”

“還有紹臻啊...”

任老孃笑呵呵的接過丫鬟遞過來的信,應了一聲“好好好,這就看。”說著便迅速的拆開信封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