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大郎已經盼著過年殺豬呢”
“誒,小哥家養了幾頭豬啊”
“不多,就五頭而已”
“嚯,這麼多啊”
“我記得之前衙門發的豬苗小小的,這才養幾個月啊?長那麼大了?”
“我家大郎才三歲,哪裡懂那麼多?哈哈哈”
(古代養豬一般得養個兩年才能殺)
“殺豬不成,吃雞蛋也可以嘛”
“是啊是啊,雞仔養到過年也差不多可以下蛋了,過年還能開個葷”
“我們里正說,要不是豬還沒養大,就衝今年這個豐收,那村裡怎麼也得宰兩頭豬慶祝慶祝,嘿嘿,不過肉是沒有,但舞獅得安排上,過幾天村裡就熱鬧咯”
“喲,我們里正也是這麼說的,哈哈哈,現在村裡的婦人已經做好全套舞獅服,小哥是哪個村的”
“上河村”
“巧了,我中河村的”
“我下河村的”
“哎呀,難怪咱們聊得來,哈哈哈”
“咱們能有現在的日子,全都託知府大人啊”
“知府大人是真心為咱們做主的,現在的日子可有盼頭了”
“這要是換作以前,我都不敢想,你們是不知道我們以前那個縣太爺,哎,說多了氣人”
“明白明白,像知府大人這樣的好官可不多”
“之前里正爺說,知府大人是狀元郎,那可是天上下來的文曲星啊”
“可不止,據說還是什麼六元,反正聽里正說得很厲害”
“而且據說知府大人還很年輕,長得高高壯壯,走起路來穩穩當當,一瞪眼就能嚇破賊膽,反正像戲臺上斬大貪官的那個青天大老爺一樣”
“說得這麼有譜,你見過啊?”
“前些天在路上聽一老頭說的唄,他說得有鼻子有眼,應該是真的吧?”
“...”
八月初十早上,大定府城。
此時城門口這邊設了好幾個棚子,每個棚子還有許許多多個衙吏在忙活著收糧。
幾個棚子前還排起了好幾條長龍,一眼望去也望不到頭。
百姓們個個都挑著擔,擔上裝著好幾袋糧食。
有些還是推著車來的,場面浩浩蕩蕩的。
這些天一直都是如此,不光是大定府城,全府各州縣現在也是這樣。
家裡人口多的百姓,秋收的速度自然快了一些。
這不,秋收後他們第一件事情就是來這裡還之前官府賒給他們的糧食。
今年算是個好年景,全府各地皆是大豐收,一片喜氣洋洋。
就算是排了一早上的百姓也毫無怨言,臉上都掛著樂呵呵的笑容。
還主動與排在前面和後面的老哥老姐們打著招呼嘮起了嗑。
雖然大傢伙都互不相識,但有了秋收這個話題,那是怎麼聊怎麼開心,嘩啦啦的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正所謂:無債一身輕。
只要今天還了官府的糧食,那以後田裡種出來的糧食可就都是自己的了,朝廷可是免了三年稅。
況且今年大豐收,除去要還的糧食,百姓們秋收的糧食都還剩一大半,足夠一家子支撐到下一年秋收的了。
畢竟一個男丁可是種了整整八畝地啊,這段時間可累壞他們了,白天下田耕地,晚上在家耕地都耕不動了。
之前全府百姓還在擔心北面的遼人會不會南下,事實證明,大魏還是牛逼的,拒遼人於境外,秋收也沒見半點遼人的蹤影。
因為百姓訊息閉塞,他們這麼擔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前些天傳來北面邊軍捷報的訊息,衙吏下鄉奔走相告,令全府百姓紛紛激動不已,手上的鐮刀揮得更加快了。
在開始收糧前,任俊傑就發公文告知各州縣主官。
讓他們警告他不留情面了,他可是還沒動刀呢。
現在大定官府在百姓心中那是沒得說的,民心所向啊,他可不希望有顆老鼠屎而壞了一鍋粥。
各州縣的知州縣令聽了知府大人的警告,那是回信連連保證著會約束屬下的。
淋尖踢斛,古代收糧官吏都會的操作,百姓前來交官糧時,衙吏都是用斛來計量的。
當百姓將糧食倒在斛裡時,自然就會形成尖尖的形狀,像糧山一樣,倒的時候肯定會超過斛裡的鬥壁。
誒,這時候旁邊的衙吏就會狠狠往斛踹上一腳,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