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和解放的道路。
他們教導說,瀰漫宇宙的最高精神是婆羅門——一個具備一切知識和知覺的生命體。他是宇宙靈魂和無孔不入的精神,其他一切都不過是一種幻覺。個人靈魂——〃自我〃,是上帝的一為火花。它透過輪迴不斷地變換狀態,直到經重新吸收為婆羅門而獲得解放。識別個人靈魂和宇宙靈魂是獻身於宗教的人透過修行、反省和退出感覺世界而試圖達到的最終目標。因而,印度教信徒中追求真理的人能夠拋棄世界。
雖然佛教作為一個在從事活動的宗教信仰已在印度消失,但由於它的基本信條已為印度教所吸收,所以它至今仍存在。印度教的反改革所以獲得勝利,正因為它接受了佛教的思想。實行自然崇拜、獻祭和權力贖罪的原始印度教已為《奧義書》的哲學、殺戒的憐憫以及法的精神戒律和道德戒律所改變。
三、孔雀帝國
從宗教運動轉向政治發展,一個突出的事件是印度出現了第一個帝國——孔雀帝國。如本章前面所述,當雅利安人遷居恆河流域時,也就把重心轉移到該地區,特別是轉移到該地區的摩揭陀王國。當時,西北地區正獨自行動,憑藉同波斯文明的密切聯絡而與印度其他地區相分離。實際上,約公元前518年時,大流士皇帝已越過興都庫什山脈,使旁遮普西部成為其帝國的第二十塊轄地。
依照希羅多德的看法,這樣做是大有好處的。他說:〃印度人的人數比我們所瞭解到的其他任何一個民族都要多,所以他們交納的貢物也超過了別的每一個民族。〃希羅多德還告訴我們,公元前480年,當澤爾士入侵希臘時,他的軍隊裡還有〃身穿棉服、肩荷竹弓和鐵頭竹箭〃的印度人。希羅多德的這些敘述很有意義,它說明這樣一個事實:僅僅根據外國入侵和外國人留下的歷史報道,我們今天就可以掌握到有關印度早期歷史的真實具體的資料。可以理解,一個把整個物質世界看作不過是一種幻覺的文明,對如時間和地點一類細枝末節是不會感興趣的。印度歷史關心的僅僅是能否使印度哲學中的永恆真理清楚明白地顯示出來。因而,在現能得到的為數不多的印度原始資料中,歷史、神話和想象思是難分難離地結合在一起。因此,較注重唯物主義和歷史發展的外國來客留下的敘述也就顯得分外重要。
波斯人入侵之後,歷史的迷霧又降臨了,直到二個世紀以後,也就是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到來之時。亞歷山大的入侵與其說是一次正式的侵略,不如說是一場襲擊。他在印度僅待了兩年,而且在他去世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旁遮普的希臘政權就完全消失了。在當時的印度文獻中,迄今未發現有任何提及亞歷山大之處。不過,他發動的戰爭確實對印度後來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亞歷山大的同伴們留下的有關印度的印象記。當屬最不重要的。不幸的是,這些東西也全未存留下來,只有其中的部分見聞透過後來的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的著作支離破碎地流傳下來。這些東西描述了港口、買賣的商品、城市的外觀、土著的服裝以及諸如一夫多妻、種姓法規和死人火葬一類奇風異俗.但是,這些注重事實的報道也用講故事的形式說些離奇的事來增添趣味,說什麼有身高十呎、肩寬六呎的人,靠蒸氣維持生命的無嘴人,下銅球的雨,恆河裡長300呎的蛇形魚,等等。
亞歷山大的陸海軍在開闢或增加陸海商路方面所作出的貢獻是較有實效的。它使從印度西北部經阿富汗和伊朗,然後通達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部諸港的東西向貿易迅速發展。亞歷山大在整個中東建立的希臘殖民地無疑也為這一貿易作出巨大貢獻。亞歷山大之後的希臘化國家促進這一貿易達二百年之久。
對印度歷史來說,最重要的是亞歷山大在印度西北部廢除當地的幾個王國和共和國、造成政治真空地帶方面所起的作用。旃陀羅笈多·孔雀迅速填補這一真空,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帝國。亞歷山大撤離三年後,也就是公元前322年,旃陀羅笈多還是一位野心勃勃的青年將領,他奪取了摩揭陀國難陀王朝的王位,建立了他自己的王朝。在以後幾年裡,他穩步地朝西北方向擴大自己的統治,直到他的帝國從恆河流域擴充套件到印度河流域,幷包括這兩條大河的三角洲地區。與此同時,他還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和一個有效的政府來維持他的國土。因而連塞琉古作為亞歷山大的繼承人之一而當上中東的國王,並試圖重新獲得亞歷山大的印度地區時,旃陀羅笈多毫不費力地擊退了希臘軍隊。
一年後,也就是公元前304年,塞琉古被迫媾和,把印度地區讓與孔雀皇帝,並將一位希臘公主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