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南部依靠棉花一樣。生產的逐步多樣化包括昆士蘭的甘蔗種植和更為重要的金礦開採(19世紀50年代出現了巨大的淘金熱)。在1851年到1860年的十年中,澳大利亞生產的黃金佔世界黃金產量的39%(而美國佔41%);而且,這個國家的人口也從1841年的431000人猛增到1860年的114萬人(而美國1860年的人口是3140萬人)。
紐西蘭同澳大利亞一樣,發展了一種依靠歐洲市場的經濟。這種經濟主要集中在牧羊業和奶品製造業方面,它出口的多為羊毛、牛肉、乾酪和黃油。
南非的經濟則以1870年在金伯利開始開來的金剛石礦和1886年在威斯沃特斯發現的採金地為基礎。另外,到1914年時,煙、糖、茶葉和其他熱帶產品也有少量出口。
結論 至1914年為止的國家時期是南北美洲和英國自治領的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但我們不應忘記,這是經濟上歐化的結果。正是歐洲,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人力、資本、技術和市場。歐洲對獨立國家的貢獻同對仍與母國保持關係的自治領的貢獻一樣大。英國的資產階級為建造加拿大的橫穿大陸的鐵路和發展南非的礦業提供資金,這也許是不難理解的。但是,在沒插英國國旗的國家,英國的資本和商業也同樣非常活躍。例如,十三個殖民地在贏得獨立之後,同英國的貿易不是下降,而是急劇上升。1765年是獨立戰爭爆發前正常貿易的最後一年,在這一年,英國向十三個殖民地出口的貨物價值為1944114英鎊。1784年是戰後恢復正常的第一年,在這一年,英國向十三個殖民地出口的貨物價值為3679467英鎊。1820年至1830年間,佔美國總出口的36%的商品是運往英國,佔美國總進口的43%的商品是來自英國。19世紀期間,尤其是在敷設鐵路時,歐洲的資本——主要是英國、荷蘭和德國的資本——源源不斷地湧入美國。到1914年時,外國總投資額不少於72億美元。在較不發達的拉丁美洲各國,歐洲的投資對民族經濟的控制程度比在美國要大得多。
四、文化上的歐化
拉丁美洲 隨著種族上、政治上和經濟上的歐化而來的必然是文化上的歐化;仍留在英聯邦內的地區是如此,許多贏得獨立的地區幾乎也同樣如此。在拉丁美洲,除葡萄牙人的巴西外,主要的文化形式是西班牙式;這種形式的明顯標誌是絕大多數人說西班牙語,而且他們信奉羅馬伕主教。人們看到,它還表現在建築式樣方面,如房屋帶有庭院或院子、窗戶裝有鐵條和房屋的正面朝向人行道等。城鎮規劃以中心廣場而不是以主要街道為基礎同樣說明了這一點。許多服裝也是西班牙式的,其中包括男人用的寬役氈帽或草帽、婦女用的棉布遮頭物——薄頭紗、頭巾或裝飾用的毛巾等。在家庭結構方面也仿效了男子支配和嚴密監督姑娘——包括陪伴時期在內——的典型的西班牙形式,這是一種認為體力勞動對有身份的人是不體面、不合適的傾向。
雖然拉丁美洲的文化基本上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文化,但印第安人的影響仍然很大、很普遍,尤其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西北部地區,因為那些地區的印第安人在總人口中佔很大比例。這一影響(見第九章第五節)在烹任、服裝、建築材料和宗教習俗方面至今仍能覺察出來。
拉丁美洲由於運進了數以百萬計的、在種植園裡從事勞動的奴隸,因此,它的文化還含有相當大的非洲成分。這種非洲的影響在大多數奴隸居住的加勒比海地區最為強烈,不過,有關這種影響的種種例子,尤其是音樂方面的例子,在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區也能看到;在這裡,黑人貢獻了傳統的鼓樂。
美國 美國的文化較之拉丁美洲的文化更少受到土著印第安人的影響,主要原因是美國的印第安人人數較少,也較落後。然而,印第安人的影響也不可全然忽視:25個州是以印第安語命名的;英語中現在至少有300個印第安語詞彙;印第安人的許多發明,包括鹿皮靴、獨木舟、平底雪橇和雪鞋,都得到了普遍的利用。
同樣,美國同加勒比海地區的某些拉美國家相比也較少受到非洲文化的影響。但這一影響在美國還是相當大的;黑人佔美國總人口的10%,而印第安人僅佔0。5%。黑人的影響主要在民間文化方面。其一是民間故事,如《雷默斯大叔史詩集》中那些被喬爾·錢德勒·哈里斯通俗化了的故事;其二是民間音樂,包括所謂的聖歌和世俗歌曲,如勞動號子、囚歌、鐵路界和輪船界的歌曲、〃弗蘭克與約翰尼〃及〃約翰·亨利〃這樣的敘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