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采邑的大小極不相同,其居民的人數少者二十,多者數百。農奴與奴隸不同,他既有義務,又有公認的權利。他受到保護,擁有一塊土地,以維持自己和全家的生活;並享受許多宗教假日和收穫節日,以得到辛勤勞動後的暫時休息。作為回報,他必需耕種耕地中留給封建主的那些田地,為封建主做家務及其他農田雜活,並將自己任何來源的收入的一部分交給他。
由於遠距離貿易、中央手工業生產、帝國貨幣等的實際消失,采邑必須為自身提供幾乎所需要的一切。儘管是自給自足的經濟,或可能由於這種自給自足的經濟,來邑的技術同羅馬帝國時期的技術相比,一點也不原始。隨著帝國經濟的崩潰,奢侈品生產、灌溉工程、溝渠和公路系統也遭受損失。但是,自給自足的村莊,恰恰因為它們的自給自足的經濟,並不需要帝國組織。它們以穩步增長的效率,在當地村與村的基礎上發揮作用。采邑儲存並改進了磨坊和鐵匠工場,因為鐵可以在地方上生產,所以這時使用的鐵比以前更多。於是,中世紀西方的農業技術,如本章第三節所述,取得了更大進展,超過了希臘…羅馬的水平對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至於教會,我們同樣發現了一個自相矛盾的發展,即恰恰因為羅馬的滅亡,教皇變得更為強大。他無需象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德里亞和安蒂奧克的主教們反對拜佔廷皇帝的命令那樣同皇帝的統治作鬥爭。當某個皇帝試圖控制西方教會時,教皇基拉西烏斯(492-496年)送給他一封信,在這封著名的信中,他斷言,〃是主教,而不是俗權,應對教會的行政負責。〃更重要的是,教皇進而聲稱神權優越於俗權:〃兩者之中,神權的責任更為重大,因為他們甚至須對統治人們的君主們傳達神意。〃
查土丁尼對義大利的征服;使他及其繼承者們能控制羅馬教皇的職位,結果,678室752年間的13任教皇中,至少有11位是希臘人或敘利亞人。但隨著倫巴第人入侵義大利和伊斯蘭教征服埃及、敘利亞和北非,拜佔廷皇帝干預西方的能力大大減弱(見第十五章第一節)。羅馬教皇的職位如今從受困的君主坦丁堡轉入法蘭克人手中,教皇還同法蘭克人締結了盟約,這最終導致800年時教皇利奧三世為查理曼加冕。與此同時,教皇的傳教團改變了異教的北部地區的宗教信仰,使教皇的至高權力在西方得以進一步加強。由於他們的成功,新的教會相繼成立:597年成立了英格蘭教會,7世紀創立了倫巴第和弗裡西亞教會,8世紀建立了德意志教會;這些教會都接受了教皇的〃天主教的〃即〃全世界的〃教規。
當時西方新的多樣性社會的組成部分有以下這些:代皇帝的命令而起的獨立教會,代替帝國當局的一群封建君主和封建主,取代羅馬時期奴隸種植園、各自開墾荒地的自治的來邑,不久後以其來自城市的獨特有效力而於貴族、高階教士、最終於君主頗為不利的新興的商人階層。這一社會,這一全歐亞大陸獨一無二的社會,在1O00年後的500年中如何發展和適應,以及最終怎樣發展起對外擴張的力量與動力,將在以後幾節中予以敘述。
二、地理背景
地理因素是中世紀歐洲跑到其他地區前面去的重要因素。其中之一是所處的有利位置。歐洲因地處歐亞大陸西端,1000年後未曾遭受侵略。西歐相隔遙遠的意義在13世紀蒙古人肆意侵佔俄羅斯、15和16世紀奧斯曼土耳其人征服巴爾幹半島、柏柏爾人屢次進攻北非等方面表現得十分明顯。由於免遭這種蹂躪,西歐同更易遭受侵略的東方地區相比,無疑享有極大的優勢。
同樣重要的是,歐洲擁有非常有利的自然資源。北歐大部分地區是一個大平原,它始於比利牛斯山脈西端,向東、北方向延伸出去,且越往前延伸越寬,最終形成了從黑海到波羅的海連綿不斷的大平原。由大西洋吹來的西盛行風徑直吹過這些橫跨整個歐洲的平原,進入俄羅斯。因此,地中海盆地北部地區氣候較溫和,長年多雨,加之士地肥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理想的條件。河流終年無冰,水量充足,為交通運輸提供了便利的手段。鋸齒形的海岸線進一步加大了這一優勢,為內陸地區到達沿海口岸提供了較方便的通道。某些高原和山脈雖中斷了連綿不斷的大平原,但它們不是很高很大,沒有嚴重影響交通運輸。相反,這些山脈礦物資源豐富,是巨大的物質財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當然,千萬年來,這些自然資源一直是人們可得到的,但是,只有在技術能力達到一定水平時,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這一對適當的技術的要求在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