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都要記下,若是中間夭折了,也要記錄。”
這的確是楊和書做事的風格。
唐縣令笑了笑問,“花銷不小吧?”
“是,每季要給里長們的紙張花銷就不小,要求是縣令提的,總不能讓里長們自己出錢。”
唐縣令點了點頭,“不過不要緊,現在你們羅江縣可不缺錢,只糧種的生意就賺了不少吧?”
書記員就不好意思的低頭笑。
三年前,楊和書以強勢的手段摻到糧種和糧食買賣中,把羅江縣的鄉紳和大商人們都打疼了,最後才放開了糧食的買賣,只要他們不再囤積居奇的刻意抬高糧價,楊和書基本不怎麼管。
但糧種的買賣,楊和書一直抓在手裡,但他也不是獨佔。
生意是以縣衙的名義在做,但後面這兩年,除了縣衙的份額,楊縣令,縣尉,主簿等人都有參股,甚至書記員知道的,益州城裡的明刺史都在裡面有股份。
書記員悄悄的看了一眼唐縣令,只除了這位唐縣令,明明他和楊縣令關係不錯,滿縣衙都知道,他們縣的楊縣令和華陽縣的唐縣令不僅是世交,還是同窗,感情好得很。
好到每個月都有書信往來的,頻繁的時候,三五天就要來回一封信。
唐縣令和書記員說了一下閒話,看著下人們將縣衙的燈點起來,他便道:“你找一找十年前到十三年前七里村報上來的新生兒資料,一會兒送到我那兒去。”
唐縣令頓了頓後又道:“還有十年前到十三年前所有往來縣衙的公文,以及縣衙張貼到佈告欄的公告副本也都找出來。”
書記員頭皮有些發麻,“大人,這天都快要黑了,您看得了這麼多嗎?”
唐縣令對他微笑,“不怕,本縣年輕,熬一熬就好。”
書記員:……說得好像他就老了一樣。
()
/
。
如遇斷更,未更新,可到新站(天閱小說網)檢視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