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六十三章 題目

。你答上了嗎?”

“這是自然的,”白善寶很自信的道:“《詩經》我是讀熟了的,雖然‘生民’很難,但我也是背了下來,且理解的,它看似寫的是后稷的一生,但其實寫的是先祖,是萬民,並不特指后稷一人。”

莊先生欣慰的點頭,“看來我講課你聽進去了,生民說的是祭祀。”

巧的是,白二郎剛把《詩經》學完,因為‘生民’很難,屬於《詩經》的後幾篇,所以他記憶還挺深刻。

他呆愣愣的,忍不住小聲問滿寶,“生民寫的不就是后稷的一生嗎?怎麼我聽著似乎不是寫后稷的一生了?”

滿寶小聲道:“周人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尊祖,后稷生於姜嫄,文武之功起於後稷,故能以配天,所以寫的是祭祀。”

白二郎懵了。

莊先生見白善理解了這篇文的精髓,便不再過問細節,而是問道:“那最後一題你是怎麼答的?”

白善寶頓了頓後道:“先生,清明時,我們見到了幾個乞丐,這才知道,益州竟然一直未將流民安置妥當,但楊縣令在羅江縣做的就很好。他們為何不學呢?”

莊先生不比兩個孩子,他跟楊和書雖也有來往,但彼此間說話不會那樣直來直往。

楊和書更不會將這種舉措性的政策細細地說給他聽。

但莊先生有眼睛看,有耳朵聽,他是知道楊和書是怎麼在羅江縣安置流民的。

他頓了頓後問,“你照著楊縣令的所為來回答的?”

白善寶很迷茫,搖頭道:“倒不全是,因為連學生自己都不知道,楊縣令的舉措能在益州或其他地方施行開來。”

他看向滿寶,道:“我和滿寶曾經細細地討論過,覺得一地不同於一地,不能一概論之,但流民之事,總有共通之處,所以又應該有個固定的標準或方法才對,不然像現在,一縣全力安置,另一縣卻置之不理,於百姓間也太不公平了。”

《嬌女種田,掌家娘子俏夫郎》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

喜歡嬌女種田,掌家娘子俏夫郎請大家收藏:()嬌女種田,掌家娘子俏夫郎更新速度最快。

如遇斷更,未更新,可到新站(天閱小說網)檢視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