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縣學那邊,人家來報喜的人,沒有提過李郴的大名。
不過當時在京城,李郴被榜下捉婿這事情,凌昌縣學裡面是不少人都看到的。
雖然李郴在京城成親之後,並沒有再露過面,就連他的行李也是張家的僕人去客棧給收拾走的。
但是同為一個縣裡來趕考的學子,多少還是有些同鄉之誼。
他們回到縣城之後大肆宣揚,倒是把李郴在京城中看榜之日,被榜下捉婿的事情,給宣揚了出去。
任他們誰也沒有想到,榜下捉婿的人竟然還會捉錯了。
錯也就罷了,張家不想再丟一次臉,也就將錯就錯。
這李郴雖然沒有高中,竟然還謀到了一個小官。
誰說書吏就不是官了?
那些沒見識的鄉野村夫,見著著他們這些人還不是要行禮叫一聲“大人”。
李郴只給縣學那邊寫了一封信,讓轉交給家裡人,只說自己在京城之中已經與官員之女成親,讓家裡把那些事情給處理乾淨了。
至於其他的事情不要過多宣揚,等他回來以後再說。
李郴在縣城一邊做著書吏,另一邊繼續奮發,想著三年後再考一次,有張家提供的良好學習資源,他心想下一次必然能夠高中!
他成親之後,就即刻去了縣郊,忙得不可交加,甚至連讀書都要沒了空閒。
所以他一時半會兒才沒有空閒回大柳樹村。
去年秋闈至今,已經過去半年多了,李郴的書吏工作,也開始順手起來。
此刻也有些自得了,才又請人帶了口信回去,說過段時間就回家探親。
然而促使李郴回鄉的重要原因,竟然還是他的籍貫!
李郴的岳丈張大人,從朝堂上得到了一個訊息:容山府劃給了六王爺,往後就是六王爺的封地,並且聖上為了讓容山府能夠早日趕上江南府的繁華,給容山府大開方便之門。
聖上為了補償六王爺,勢必要將容山府建設成為天盛國“副都城”一般的存在。
朝中的官員在得到這個訊息之後,往容山府去的人一波又一波。
而這張大人,想了好一會兒才驚覺,自己上次鬧烏龍,捉來的那個女婿,似乎就是容山府人!
他急忙派人將李郴叫回來,密謀了一番,然後在縣衙那裡給他請了假,讓他帶著張家人,一同回鄉。
而至於上京城的李大舅父子倆,此刻卻連容山府的地界都沒有走出去。
這父子倆一輩子連凌昌縣都沒有出過,又上哪兒會知道該怎麼去京城呢?
倒是聽人說過,可以在縣城車馬行僱馬車,讓人送他們去京城。
可父子倆去車馬行一打聽,僱一個車伕再加上一輛車,去京城一趟就要十兩銀子。如果和別人家拼一輛車同去,可以便宜一些,但是要等,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像他們凌昌縣這樣的小縣城,十天半月也難得有一個人要去京城的,他們要是等不及可以去府城看看,府城畢竟是大地方,通往京城的途徑也會更多。
父子倆既然出來了,就是想著一定要到京城去,一刻也不願意多等。但是這車馬費太貴了。
有這些銀子他們都能自己買一頭小毛驢,自己騎著去了。
李曠父子倆商議了一會兒,決定去府城看看,人家車馬行的夥計都說了,府城的機會更多一些。
結果倆人剛出凌昌縣不久,就被打了悶棍,身上的錢財行李被洗劫一空。
不過即便如此,也沒有攔住他們的步伐。
他們一路跟叫花子似的,靠著討飯,一步一步往容山府城挪。
這倆人也不知道咋想的,想著走官道的話不好討飯,竟然盡是往那小路上躥,父子兩人一人拎著一根打狗棒,遇見村子就進去討飯
倆人餓倒是沒餓著,不過因為他們只走小路,不走官道,倆人找人問路,找的也都是村裡面的人,那些人說不定這別字還沒有他們倆走的地方多呢,哪裡能給他們倆指什麼正確的道路。
所以他們父子倆,就一直在容山府境內轉圈圈,離著京城是越來越遠了
經過一個夏天辛苦,秋風剛剛送來一絲涼爽之時,祥雲溫泉度假山莊,第一期的休閒區,也就是閻家宅子後面的那一大片荒地,已經建造好,只剩下將傢俱安裝這些了。
等傢俱安裝好,其餘的打掃清理等瑣碎事情,就簡單多了。
山上的第二期工程在第一期結束之後,也火速開始。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