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祖澤鴻記憶中的祖家

祖澤鴻不知道馬武在想什麼,若知道,應該讓他與董二溝通一下。

廠衛對他的評斷竟然一模一樣,可見他的‘異類’很突出。

但他腦海中的自己,與廠衛看到的也不一樣。

寧遠伯李家敗落的時候,遼東、遼西將門集體衰落,大伯祖大壽在萬曆三十二年、25歲的時候才承襲寧遠衛指揮僉事。

這是個衛所武職,大明朝衛所職銜早已形同虛設,真正握有兵權的是營兵制下的武將,非營兵武將就算總兵也是個打醬油的貨色。

萬曆三十七年,祖大壽30歲的時候轉為營兵,在懿路城任備禦的低階武官,負責管理一個百人的兵堡防務。

懿路地處荒涼的遼北,祖大壽在此任職遠離遼西祖地,非長久之計,走門路使銀子調回寧遠城附近。

萬曆四十年,祖大壽任寧遠衛中右所遊擊,距離寧遠城三十里,是最近的兵堡,專職防禦韃靼喀爾喀部落。

可惜幹了一年,喀爾喀部五百人犯邊劫掠,祖大壽第一次作戰,‘光榮’跑了,因臨陣先退被問罪下獄。

祖家畢竟是遼東不多的將門,殺了影響軍心,祖大壽在遼東總兵衙門鎮撫使的‘監獄’實實在在蹲了三年牢,等來了朝廷的判決:監候處決。

這是大明朝的司法實踐運用,若是刑事重犯,監候處決的意思就是謹慎核實一次,來年秋季處決。

但祖大壽是武將,斬立決變成監候處決,意思是隻斬‘官帽’,人可以活著,官場不需要你、大明朝不需要你,滾回家抱孩子去吧。

祖大壽遭遇了徹底的官場失敗,牽連兄弟們失去全部官職,但命運卻垂青了祖家,短短三年,祖家躲過了撫順之戰、薩爾滸之役、遼瀋之役,成為遼東唯一‘全身而退’的將門。

萬曆駕崩了,泰昌元年來到,遼東缺兵少將,在家的祖大壽突然復職,還升官了,出任靖東營遊擊將軍。

還沒到任,泰昌又駕崩,天啟皇帝上位,祖大壽又莫名其妙升參將,在廣寧巡撫王化貞麾下擔任中軍官。

這時候,十歲的祖澤鴻已經有了清晰的記憶。

廣寧潰敗突然到來。

前線一場小小的失敗,遼西三十萬大軍被努爾哈赤嚇破膽,屁股後一個追兵都沒有,明軍直接潰敗七百里,從前線驚慌失措跑回山海關,古今戰史奇觀。

祖大壽本是中軍官,他更應該羞恥,聲望更應該一落千丈。

但祖大壽退到寧遠後,抓住機會完美逆襲,他不僅沒有跟隨大軍繼續退,反而勒令全家退守覺華島,誓與遼西共存亡。

共存亡不守寧遠城,你跑到覺華島做什麼?

但不管怎麼說,祖大壽是唯一沒有退到山海的中軍官,大明朝好歹留了一絲顏面。

因為明軍潰逃太快,努爾哈赤剛剛攻佔遼陽,遼東大片土地和城池來不及消化,根本沒想到明朝會丟棄遼西,他也很乾脆,佔領廣寧打通草原通道後,直接搬師回家,對大淩河、錦州、松山、塔山、寧遠等重鎮,連看都未看一眼。

好嘛,從大淩河到山海關七百里真空地帶,只有祖家兄弟九人帶著長輩留下來的875名家丁,是唯一成建制留守關外的軍隊,想不出名都難。

祖家迎來第一個貴人,帝師孫承宗出鎮遼東,對祖家的‘英勇’非常讚賞,一家‘收復’二十多城,祖家兄弟全部成了營兵體系中的將軍。

從此刻起,祖家的性質變了,不再是守土的將門,而是軍事集團。

這是祖大壽為首的遼西將門對廣寧潰敗的反思成果。

朝廷認為廣寧潰敗是經撫不和,熊廷弼和王化貞因此被問罪,但遼東出身的基層將官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廣寧慘敗是信任崩塌的後果。

經撫不和是表象,內因是遼人對朝廷完全沒有信任,百姓與將官、文官與武將、文官與文官、武將與武將,任何人對彼此都沒有任何信任,廣寧潰敗是必然的結局。

將門這個反思太牛了,但他們無法撼動中樞,只能改變自己,更加註重家將的培養,更加註重與封疆大吏的關係,不再以‘效死’為目標,而是與封疆大吏做朋友。

這一指導思想讓祖家徹底變為軍閥,就算以後改朝換代,祖家後人也因此受益三百年。

改變的開始階段,祖大壽雖然無法主事一方,但袁崇煥、滿桂築城,手下超過八成是祖家的人,沒祖家安撫百姓,寧遠也無法成為要塞,也不會有後來的寧遠大捷。

十歲到十五歲,祖澤鴻不停淬鍊武藝,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