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章 沈熠作畫

來到馬車前,沈熠看著面對幾名手持木棍的女子,嬉笑道:“諸位下手輕些,莫要打臉!”按照習俗,在新郎扶新婦下車前,送親隊伍中的女性來賓都要拿棍子輕敲新郎,這樣做是為了告訴新郎,成婚之後不許欺負新婦。此之謂“下婿”。

“九駙馬放心,我等心裡有數!”一名中年女子笑道。今日送親的女性賓客都是秦暮嵐選的,為的就是防止這個環節出現岔子。畢竟前朝末年就發生過打死人的事,必須引以為戒。

象徵性地捱過打之後,趙雲溪搭著沈熠的手,緩緩下了馬車。此刻的她已經摘下了帷帽,只以扇遮面。而之所以戴帷帽或以扇遮面,主要是因為聖朝的婚禮儀式上常有臨場作樂歡慶之事發生,新婦登車之前或下車之後,會有很多人觀看,故而要以障遮身、以扇遮面。

“小九,你好漂亮!”雖然看不清趙雲溪的臉,但憑著她頭上熟悉的髮飾和那雙靈動的眼睛,沈熠還是忍不住稱讚道。反正已經是“渣男”了,誇誇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還怕什麼。

趙雲溪不敢說話,任由沈熠牽著她的手,走上了氈毯。此時,“金童玉女”則在其身後開始拋撒五穀雜糧。按規制。新婦下了婚車後,腳不能沾地,否則會衝撞鬼神,需“轉席”,即踩著預備的毛毯氈席入戶。因路長席短,要將已經踩過的氈席挪轉到前面,一直到舉行典禮的正廳方止,故有此稱。而在“轉席”的過程中,兩人還要經過“三跨”,一跨火盆,以求去除身上晦氣,吸引天降福氣;二跨馬鞍,以保一世平安;三跨米袋,以圖日後生活豐衣足食。此外,沈熠還需射三箭以肯定這份姻緣,此之謂“三箭定乾坤”。

等到沈熠和趙雲溪走到正廳前時,作為新郎一方代表的沈煜帶著一眾丫鬟下人,從小門走了出去,又從大門繞了回來,其意是要踏新娘的足跡。緊接著,便要舉行“奠雁”儀式了。

“奠雁”為婚姻禮儀之一。在按“六禮”而行的婚姻中,除了納徵以外,其餘五禮均需由男方代表執雁為禮送與女方。由於雁是候鳥,隨氣候變化南北遷徙並有定時,且配偶固定,一隻死亡,另一隻則不再擇偶。雁南往北來順乎陰陽,配偶固定合乎義禮。因此,婚姻以雁為禮,意在象徵新婚男女陰陽和順和對婚姻的忠貞專一。

按照規矩,奠雁結束後,新人夫婦要先敬拜天地神祇,再祭拜列祖列宗,然後回到正廳夫妻交拜。拜堂時由女方先拜,然後男方回禮,如是者四。交拜完畢後,新婦不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長,而且還要拜觀禮的賓客,稱之為“拜客”。但由於趙雲溪的身份關係,拜客的環節就被省略了。畢竟她是皇室公主,若是對身份地位不如她的人施禮,那可是真的失禮。

毫無意外的是,在趙雲溪的婚禮儀式上,皇帝趙真依舊沒有露面;出乎意料的是,皇后秦暮嵐竟然親自來了,還帶著四皇子趙宸。兩人雖然沒有表明身份,但參加婚禮的人都不是吃白飯的,多少也能猜得到,彼此都心照不宣。該問安問安,該磕頭磕頭,看起來一團和氣。

拜過堂後,就到了正婚禮階段最重要的幾個環節了。賓客們此刻正敞開了肚皮吃著酒席,而在主院的新房內,趙雲溪端坐在床沿,依舊以扇遮面,淺笑著看著面前的沈熠。

在聖朝的傳統婚俗中,扇子是用來遮擋新娘臉部的,婚禮結束後需要撤掉,故稱“卻扇”。而在卻扇之前,新郎也需要作一首“卻扇詩”,只有令新婦感到滿意,遮臉的扇子才能拿掉。

沈熠此刻小鹿亂撞,哪有心思琢磨詩的事,隨便從腦海中選了一首,裝模作樣地吟誦道:“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若道團圓是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趙雲溪眨著眼睛,看著沈熠搖頭晃腦的樣子,忍不住笑出聲來。沈熠剛一念完,她毫不猶豫,將扇子拿掉,放在了床邊,露出了那張令沈熠初見時變驚為天人的臉。

“小九,你今晚真漂亮!”沈熠的眼睛都快看直了,不自覺地說了一句重複的廢話。

“呆樣,這話你已經說過了。”趙雲溪不禁有些好笑。也不知怎麼回事,沈熠一見到她,就表現得不太聰明,話也說不利索,與見到秦暮嵐時那種油嘴滑舌的模樣完全不同。

沈熠默默鼻子,尷尬地笑著。幸好丫鬟端來水盆讓他們洗手,這才轉移了沈熠的注意力。這個環節名為“沃盥”,沃的意思是澆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臉。一開始是一種沐浴潔身的禮節,後來簡化為洗手,意為洗淨汙穢和厄運,使一切從頭開始。

“沃盥”之後便到了“同牢”和“合巹”的環節了。新婚夫婦從素昧平生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