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銀槍倉促再舞。
“鐺鐺!”
伴隨著兩聲脆響,兩支利箭被撥擋開去。
第三支箭卻已來不及撥擋。
“噗!”
利箭正在肩頭。
孫策一聲悶哼,手中銀槍脫手而落,身形搖搖晃晃倒退半步,便跌坐在了甲板上。
左右的江東軍們這才反應過來,匆忙上前將孫策扶住,高舉盾牌擋在了前方。
黃忠掛住硬弓,立馬橫刀於岸邊,高喝道:
“孫策聽著,吾蕭軍師早識破黃蓋的詐降,你們的那些苦肉計連環計火攻計,也盡在我蕭軍師掌握之中。”
“我主有蕭景略這等神人輔佐,實乃天命在身,你焉能是我主之對手!”
“速速回去想清楚了,以江東獻降我主,否則今日我射你一箭,他日我主兵臨江東,我便必親手斬下你狗頭!”
黃忠將真相挑明,更是霸道無匹的放出了最後通牒。
船上倖存的江東士卒,個個被震到頭皮發麻,無不被這真相驚到恐慌。
肩上中傷的孫策,原本已掙扎著被士卒們扶起,聽得黃忠這番通牒,腳下一軟再次跌坐了下來。
那一張臉,更是凝固在了愕然驚駭的一刻。
他不敢去細想的那個殘酷真相,還是被黃忠殘忍的拋在了他眼前。
周瑜那天衣無縫,驚絕古今的佈局,什麼苦肉計詐降計連環計,還有那最後一步的火攻計。
竟然全都被蕭方一眼看穿!
所以才有了此刻黃忠在這新津的埋伏,才有了他損兵折將,身中箭傷的慘敗。
“這說不通,說不通!”
“那鄉野村夫,縱然再神機妙算,豈能算出公瑾如此精妙無雙的計策?”
“除非他真是天了開眼的神,能未卜行知,否則絕無可能識破公瑾之計才對!”
“吾不相信,我不相信——”
大江之上,響起了歇廝底裡的咆哮聲。
…
鄂山大營。
岸上的篝火已熄滅,東方發白,天色濛濛欲亮。
甘寧,徐盛,蘇飛統領著水軍,挾著大勝之威徐徐駛回水營。
諸將登陸,盡皆前來向劉備稟明戰果。
“啟稟主公,此戰我軍俘獲敵軍近兩百餘艘!”
“稟主公,我軍斬敵四千,俘江東水軍近五千餘眾。”
“稟主公,敵將周瑜已率殘兵敗將,逃回南岸。”
聽著這一聲聲戰報,劉備捋著細髯,臉上是欣慰的笑容。
按照蕭方的推算,在此間進攻的敵軍,至少是江東軍半數的力量,有近兩萬水軍。
這一場仗下來,俘獲兩百餘艘戰船,斬殺加俘虜敵軍近萬,意味著江東軍損失過半。
用慘敗來形容江東軍,再合適不過。
“兄長啊,軍師一計大破孫策那小子,那咱們還等什麼,一鼓作氣殺上對岸啊。”
張飛是摩拳擦掌,亢奮激動的叫戰。
畢竟此戰是水軍大顯身手,功勞都被甘寧他們得去了,張飛這班旱鴨子只能在岸上眼讒。
現下敵軍水軍重創,張飛自然是迫不及待,想要殺上對岸大殺一場。
蕭方輕搖著羽扇,笑而不語,也不做解釋。
“此戰周瑜水軍雖遭受重創,但別忘了,上游孫策還手握兩萬水軍。”
“這一戰唯一的不確定,便是孫策是否會登陸新津,為漢升老將軍他們伏擊。”
“倘若孫策及時收到下游兵敗訊息,率那兩萬水軍全師撤回,我軍卻在此時進攻南岸,豈非會被敵軍前後夾擊?”
“到那個時候,咱們原本的一場大勝,反倒成了先勝後敗。”
諸葛亮道出了蕭方叫老劉暫且收兵的原由。
張飛恍然大悟,不由摸著後腦殼憨笑道:
“是俺著急上火了,忘了還有孫策那小子,這麼看來,還是見好就收最為穩妥。”
蕭方一笑,目光看向老劉:
“不過江東軍遭此重創,損兵折將,士氣跌落谷底。”
“無論孫策那一路是否兵敗,我水軍實力和士氣,都已超越江東軍。”
“攻守之勢已逆,孫策除了灰溜溜撤出江夏,退保柴桑,已別無選擇。”
劉備微微點頭,對蕭方的判斷自然是毫無異議。
便在這時,一騎信使飛奔而至,滾鞍下馬,半跪在了劉備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