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當即登上了望樓。
舉目北望,藉著熊熊火光,新野北門一線的戰事,清晰可見。
“姐夫說過,必須要把握好時機,將蔡瑁的主力,牢牢的釘在北門,令其無暇他顧…”
諸葛亮回憶著蕭方所說,不斷審視著北門戰局,心中權衡著時機。
當看到有數名士卒,奮不顧身已爬上城牆之時,諸葛亮眼眸陡然一聚。
“時機已到,點燃號火!”
隨著諸葛亮一聲令下,大營之內,三柱烽火即刻點燃。
“時機把握的倒也恰到好處,看來我這臥龍小舅子,最多一兩年,就能獨擋一面了…”
蕭方微微點頭,眼中掠過幾分讚許欣慰。
最後一支肉串吃完,這酒肉穿腸過,不覺便又泛了困。
“阿亮啊,這裡就交給伱了,我先回去睡了。”
“主公打下新野,傳咱們入城時再叫我。”
蕭方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轉身揚長而去。
“姐夫時不時便給我機會,歷練栽培於我,我定然不能辜負了姐夫的期望才是!”
望著蕭方背影,諸葛亮面露感激之色,心中暗暗發誓。
而頭頂上,三柱烽火,已升起在了大營上空。
新野東門外。
蓄勢已久的文聘,看到烽火訊號時,臉上霎時間燃起了深深殺意。
積蓄許久的怨氣,今夜不宣洩而出,更待何時!
長刀一指新野東門,文聘一聲暴喝:
“全軍聽令,隨我殺進新野!”
號角聲吹響。
三千整編後的南陽兵,追隨著文聘,如潮水般湧出夜色,向著東門襲捲而去。
城樓上。
蔡中正神經緊繃,不安的目光,不時向著北門方向眺望。
那震天動地的殺聲鼓聲,顯示著一場空前激烈的攻防戰正在進行。
“看北門這動靜,劉備應該在全師進攻,想來應該沒有多餘的兵力來攻我東門,蔡將軍不必太過緊張才是。”
身旁的鄧濟看出蔡中心思,便是笑著寬慰道。
這番好意寬慰,蔡中聽來卻極為刺耳,彷彿在諷刺自己沉不住氣一般。
蔡中便白了鄧濟一眼,冷哼道:
“你哪隻眼睛,看出本將在緊張了?”
“大耳賊就算分兵來攻東門又如何,我兩千精兵在手,必叫他折戟城下!”
被蔡中一頓反懟,鄧濟臉色尷尬,只得連連稱是。
反懟過鄧濟後,蔡中暗吸了口氣,不再關注北門戰事,轉頭望向了東門外。
“那蕭方素來詭詐,大耳賊很可能又是聲東擊西,你速速傳令下去,叫所有人都給我打起精神來,不可給敵軍可趁之機!”
蔡中拿出了主將派頭,從容不迫的一番交待。
鄧濟唯唯諾諾領命。
正要去傳令時。
東門之外,陡然間無數火把點燃。
數以千計的劉軍士卒,從黑暗中衝出,向著東門襲捲而來。
蔡中先是臉色一變,旋即嘴角鉤起冷笑:
“果然不出我所料,大耳賊當真是聲東擊西,北門乃是佯攻,實則想攻我東門!”
“鄉野村夫終究是鄉野村夫,來來回回就是這幾條計策罷了。”
諷刺過後,蔡中拔劍在手,厲喝道:
“全軍聽令,都給我打起精神來,堅守城頭
,迎擊敵寇!”
“死戰者,本將定有重賞,敢後退半步者,立斬不赦!”
號令傳下,沿城一線的荊州卒,立時緊張起來,勉強打起精神,準備應戰。
“鄧濟,速帶你所部,給我——”
背對的蔡中,頭也不回的正要給鄧濟交待任務。
突然卻覺脖間一涼,低頭一看,只見一柄劍鋒,已赫然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蔡中陡身形一震,顫巍巍扭過頭來,霎時間駭然變色。
鄧濟不知何時,竟已拔劍出鞘,抵在了他的脖間。
此時,正以一種諷刺的目光,冷眼注視著他。
“鄧濟!你瘋了嗎?你想幹什麼?”
蔡中回過神來,驚怒的喝問道。
左右的荊州軍卒們,無不是目瞪口呆,皆是為這一幕看懵了眼。
鄧濟卻不理會於他,厲聲道:
“即刻動手,奪取城門,放下吊橋,迎劉使君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