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的天下,難得四海昇平,兵戈不見。
…
長安城,秦宮。
一場暗流,卻在悄無聲息的湧動,漸漸匯聚成了滔天巨浪。
大殿之內,一場朝會正在進行。
這是開春之後的第一場朝會。
坐鎮幷州的曹仁傳回訊息,幷州諸郡已皆委任了值得信任的官員,充當太守。
井陘關等各處關隘,也已為精兵猛將把守,秦國已基本完成了對幷州的消化。
益州方面,夏侯淵也傳來了好訊息。
南中七郡在恩威並用的戰略下,已宣佈尊奉曹操為主,歸附秦國。
南蠻諸部在秦軍打幾次打擊之下,也都變的老實,宣佈向秦國稱臣納貢。
盤踞於白帝城的馬超,在他數萬大軍的猛攻之下,不得已放棄白帝,向東出三峽,順江逃往了荊州。
至此,益州境內的反對勢力,基本也已肅清。
司涼益並四州,盡數已在秦國掌控之中。
曹操將這兩個好訊息,告知了眾臣,大殿內一時群情振奮。
“今並益二州已定,我秦國國力已然大增。”
“今劉備已鯨吞河北三州,孤料其早晚必會揮師西進,與我大秦決一死戰。”
“孤今日朝會,就是想與諸位商議商議,接下來咱們當如何應對偽楚來犯!”
曹操心裡清亮的緊。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自秦統一了六國以來,這天下就只能有一個主人。
不是他曹操,就是劉備。
現下他雖拿下了幷州和益州,秦國國力有所變強,但與楚國國力的差距,還是一目瞭然的。
畢竟劉備佔據了兩河諸州,那可是天下十三州中,最為富庶,人口最為稠密的精華之地。
光兩河諸州,就可以敵天下!
何況除了兩河,劉備還佔有徐荊揚三州。
楚強而秦弱,以劉備的野心,早晚必會恃強而侵弱,率楚軍西進伐秦。
作為弱國一方,他所能做的,唯有如何守住這四州之地。
眾臣一時議論紛起,盡皆獻計獻策。
“大王,臣以為如何抵禦偽楚來犯,並非當前首要之事。”
“有一件事更為至關重要,關乎到我大秦存亡,關乎到人心向背,臣以為大王必當先做才是。”
一個肅厲的聲音,打斷了眾臣的議論。
殿中立時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了郭嘉身上。
不少大臣眼中,漸漸湧起一絲興奮,似乎已預見到郭嘉接下來想做什麼。
“奉孝,何事還比如何抵禦那大耳賊更重要?”
曹操眉頭微鎖,不解的眼神望向這位最信任的謀臣。
郭嘉大步出班來到殿前,深吸一口氣,向著曹操恭恭敬敬一拜:
“桓靈二帝昏庸無道,佞幸宦官,先有黨錮之禍,又生黃巾之變,最終釀出董卓之亂的苦果,使得天下分崩,百姓離亂。”
“幸得大王橫空出世,以一己之能力挽天傾,救民於水火。”
“今漢朝氣數已盡,而大王據有四州之地,更握有關中王霸之業,可謂天命所在,民心所向。”
“大王之功業,早已遠邁秦皇漢祖,堪為古今第一明主。”
“臣代我大秦文武百官,受天下士民所託,今叩請大王上應天命,下順民心,登基稱帝,開創我大秦新朝!”
郭嘉竟在勸進!
現下天下群雄盡滅,就只餘下了他曹操和劉備二人。
世人誰都知道,未來的天下之主,將在他二人之間決出。
若是他曹操贏了,作為一個稱王的外姓,還會把天下大權交還給那個傀儡天子劉協,就為博一個忠臣虛名?
自古以來,哪個權臣能有好下場?
霍光夠忠心了吧,都一手遮天,可以隨心所欲的廢立天子了,死後也將權力交還給了劉家皇帝。
可到最後呢,還不是霍氏一族被清算,滿門皆滅!
霍光沒稱王都被清算家族,何況他曹操還稱了王,違背了高祖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祖訓。
所以你曹操沒有退路,你只有改朝換代,廢漢自立,你和你的曹氏一族才有生路。
而在現下這種秦楚對峙的局面下,那個傀儡天子的號召力,已近乎於零。
相反,劉備這個天子欽封的大漢楚王,卻可以頂著天子的招牌,名正言順的招攬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