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滅魏的關鍵,就在於攻破鄴城。”
“而欲攻破鄴城,就首先要突破黃河防線!”
蕭方的羽扇,從鄴城移至了黃河所在。
“從許昌北上,黃河南岸大抵有三處渡頭可渡,從西向東乃延津,白馬,以及濮陽。”
“其中由白馬渡河,北上鄴城,距離最短,自然是我們渡河首選。”
“而白馬正對的北岸,則為偽魏重鎮黎陽。”
“此城,不光乃偽魏黃河防線的核心,更是河北門戶,鄴城屏障。”
“那麼如何攻取黎陽,就成了踢開河北大門,攻取鄴城的關鍵所在!”
劉備與眾臣微微點頭,目光皆是聚集在了那座黃河北岸重鎮上。
“我們知道黎陽的重要性,袁尚自然也知道黎陽的重要性,必會在此屯集重兵。”
“而根據現有情報,其兄袁譚也的確率近三萬餘精兵,駐紮於黎陽城。”
“我軍若渡河進攻黎陽,袁譚必會向袁尚求救,袁尚為了大局,多半會暫時放下與袁譚的芥蒂,率主力由鄴城南下與袁譚會師,共阻我軍渡河。”
“我軍雖有兵力優勢,但未必就能輕易殺過黃河,速破黎陽。”
“若不能速破黎陽,這場滅魏之戰,便有可能打成一場持久戰,熬兵於黎陽城下。”
“我們選擇先伐偽魏,就是不願熬兵於潼關之下,與曹賊打成僵持不下,給了袁尚恢復元氣的機會。”
“現下若是鏖兵黎陽,那與鏖兵潼關,又有何分別?”
聽得蕭方這番剖析,劉備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我軍若與偽魏於黎陽僵持不下,便給了曹操趁機漁利的機會。”
“按照我們事先的分析,曹操極有可能會趁我伐魏,揮師南下討滅劉璋,收取蜀中。”
“曹操趁機全據益州,這也在我們能接受的範圍之內,怕就怕曹操已全據益州時,我們還未能滅魏。”
“如此一來,就給了曹操回師關中,插手河北之戰的機會。”
“一旦如此,我們就有可能面臨兩線開戰的局面,伐魏戰略便有可能半途而廢!”
“所以速破黎陽,開啟通往鄴城的門戶,確實是至關重要。”
諸葛亮亦是來到沙盤前,指著黎陽所在附合道。
“景略和孔明言之有理,如何速破黎陽,確實是關乎伐魏能否功成……”
劉備重重點頭,卻忽然想起什麼,猛的看向蕭方:
“景略你適才說,可叫袁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莫非與速破黎陽有關?”
諸葛亮也好,龐統也罷,皆是被提醒,目光再次聚向蕭方。
蕭方眼中透出一絲詭色,一笑道:
“欲速破黎陽,唯一的機會,就是打袁譚一個措手不及,令他來不及向袁尚求援!”
“袁尚大軍來不及南下,我十幾萬大軍便能從容渡河,單憑袁譚三萬餘兵馬,又焉能守得住黎陽?”
打袁譚個措手不及?
讓袁尚來不及南下救黎陽?
劉備與眾臣對視,眼神皆是驚奇。
你要伐魏就要起傾國之兵,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黃河,袁譚就算是瞎子,光靠耳朵也能聽到河對岸千軍萬馬雲集的動靜。
介時,袁譚覺察到他們要大舉來攻,怎麼可能不去向袁尚求救?
眾人都糊塗了。
“這就要說回來袁尚這一道計策了。”
“他大費周章,不就是想誘使我們伐秦嗎,那我們就將計就計,假意西進伐秦,才好堂而皇之集結兵馬。”
“待到我大軍集結之後,我們就突然……”
鋪墊完畢,蕭方也不再拐彎抹角,遂將自己的計策,不緊不慢的盡數攤開。
劉備與眾人臉上的狐疑,漸漸變成了恍悟,再由恍惚,變成了驚喜。
“刷!”
劉備陡然間一躍而起,幾步衝到沙盤前,目光上下掃視,臉色越來越興奮。
“砰!”
拳頭狠狠一擊地圖,劉備大笑道:
“妙計,景略此計,當真是天馬行空,絕妙之極!”
“古往今來,也只有你蕭景略,方能想出如此鬼謀奇策!”
大殿之內,一片沸騰。
“原來如此,原來這就是國相所說,讓袁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此計當真是鬼神難測的絕妙之計啊!”
龐統嘖嘖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