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的終極目標。
不然呢,我辛辛苦苦輔佐老劉打下天下,掃滅群賊,就為給讓長安那個傀儡天子坐享其成?
天下太平,天子之位自然要重正統傳承。
天下大亂,則要能者居之!
只是現下這個時機點,老劉顯然還不具備稱帝的條件,此時稱帝只會把老劉架在火上烤,令老劉成為眾矢之的。
張飛看不清大局,蕭方卻心如明鏡,自知時機未到。
他更清楚,此時勸進,老劉是絕不可能答應。
“胡說八道!”
“我自平定黃巾起兵時,便立志要蕩除四方亂賊,匡扶我漢家社稷,興復我大漢河山!”
“你現下卻想讓我僭越稱帝,那我劉備跟袁術,袁紹這些篡漢逆賊,又有什麼不同?”
“翼德,你是想讓為兄也做漢賊,為天下人口誅筆伐嗎?”
果不其然。
老劉不但當場拒絕了張飛的勸進,還言辭肅厲,神情間流轉著惱怒之色。
蕭方就知道,此時老劉的心態,還停留在匡扶漢室上,並未對長安的那位天子,萌生了“取而代之”之心。
這也難怪,沒有誰是一生下來,就想要做皇帝。
哪怕是曹操,最初的志向不也是做漢徵西將軍,為大漢朝開疆拓土的麼。
所謂時勢造英雄,大勢到了,人的初衷也是會變的嘛。
而在蕭方看來,老劉年富力強,春秋正盛,還有的時間,就算要稱帝也用不著急著一步登天。
何況袁紹多大的野心,都只是先稱了個王,你老劉從大將軍直接跳到天子,不顯得比袁紹還心急麼,反倒為袁紹轉移了天下人的口誅筆伐。
“兄長,俺哪裡是胡說八道了,俺——”
“翼德將軍,主公所言極是!”
蕭方果然開口,阻止了張飛激進式的勸進。
張飛急眼了,還想再開口。
“翼德,聽軍師怎講!”
關羽卻是沉聲低喝,攔住了張飛。
張飛無奈,只得嘴裡嘟嘟囔囔,滿臉困惑的望向了蕭方,心想咱們當初拿到傳國玉璽時,你不是表態過想扶老劉登上帝位麼。
咱們不是一條戰線上的兄弟麼,怎麼這時候我在勸進,你不給我搖旗吶喊便罷,還唱起了反調?
“我等自然知道,主公生平之志,乃是掃除漢賊,匡扶漢室,澄清天下!”
“現下天子雖為曹賊所挾持,但畢竟還在,主公在此時登基稱帝,確實有僭越之嫌,更有悖於主公匡扶社稷之心!”
蕭方先是站在老劉立場上附合,爾後語氣卻陡然一轉:
“不過袁紹四世三公,本就名滿天下,自破許昌後,中原士家豪姓,各咱英雄豪傑更是蜂擁而歸。”
“如今他雖僭越稱王,卻有了封侯賜爵的底氣,更是引得中原英傑望風投奔。”
“長此以往,中原豪傑之心,便將盡歸袁紹!”
“袁紹已手握六州之地,倘若再盡得中原人心,豈非更是如虎添翼,伐之不易?”
“所以方以為,主公就算不登基稱帝,也當進位為王。”
“如此,主公方有足夠的號召力,來與袁紹爭奪中原豪傑人心,方有底氣討滅袁紹,實現匡扶漢室的宏圖大志!”
說罷。
蕭方神色莊肅,向著老劉正色一揖:
“故方請主公,以匡扶漢室的大業為重,進位為王!”
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就算要扶老劉登上帝位,那也得按流程來。
先稱公,再稱王,爾後稱帝,這是曹操開創的套路,歷史證明這個套路很好用。
那老劉只需要摸著曹操過河就行了。
原本按照蕭方的計劃,是先要扶老劉稱國公的,爾後再稱王,最後稱帝。
只是歷史軌跡發生了變化,出現了袁紹稱王這一事件,促使他不得不調整節奏,讓老劉跳過稱公這一步,直接稱王。
不然你袁紹為王,老劉卻只稱國公,豈非矮了袁紹半截?
大堂內,眾人再次沸騰,無不眼前豁然一亮。
原本暗自嘀咕的張飛,頓時驚喜若狂,再次跳了起來。
“兄長啊,軍師言之有理啊。”
“你不稱帝俺們理解你,怕被人說閒話嘛,這稱王總沒問題了吧?”
“袁紹那老賊一個外姓逆賊,他都敢稱王,你堂堂劉氏皇族,天子欽定的皇叔,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