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糧,實則只是誘餌,只為將我全部騎兵引來,好以連弩一舉重創。”
“劉備同時也做好了失利的準備,倘若兵敗,最多是損失萬千兵馬,卻不至於失了十五萬斛糧草。”
“而他真正的糧隊,則趁著我騎兵被調走之際,趁機沿渦水北上,再由城父登陸,轉為陸路,經由新陽,宋國諸城,運抵項城。”
“這一條糧道雖遠,卻避過了我們的騎兵,能確保糧草安全送至項城。”
“大王,這一道一石二鳥之計,定然是那蕭方的手筆!”
眾謀士們紛紛點頭,哪怕郭圖,辛毗這等汝潁一派,也不得不認可沮授的判斷。
“蕭方,這個鄉野村夫,果真是詭詐多端,劉備與他當真是一丘之貉!”
袁紹臉上是厭惡之色,慶幸的目光轉向高幹:
“幸得元才及時脫困,帶回瞭如此至關重要的情報,這真是天佑孤也!”
沮授正要再開口時。
逢紀卻眼眸一轉,搶先道:
“大王,大耳賊想要一石二鳥,瞞天過海,那咱們就給他來個將計就計。”
“大王可派一小隊騎兵,佯裝去襲劫大耳賊潁水這一路人馬,卻派主力騎兵北上城父,襲劫楚軍真正的運糧隊。”
“大耳賊的連弩兵,應該已全部配備至了潁水一路,渦水這一路再無顧慮,輕鬆可破也!”
沮授眉頭微微一皺,斜瞥了逢紀一眼,顯然心下不瞞於逢紀搶先說出自己要說的話。
袁紹卻重重點頭,指著地圖道:
“就依元圖所說,孤將計就計,讓那鄉野村夫的奸計功虧一簣!”
高幹一聽,當即慨然道:
“舅舅,請準我也參與此戰,共往城父去劫襲大耳賊糧隊!”
想他堂堂魏王外甥,卻淪為劉備的俘虜,被一關就是快兩年之久。
雖說這兩年時間裡,劉備並未慢待他,也算是好吃好喝的養著他。
但這份恥辱,他卻無時無刻不盼著能夠洗雪。
今日機會終於來了。
先帶回關鍵情報,立了一功,若再親身參與劫糧之戰,燒了劉備十五萬斛糧草,便是再立一功。
兩樁大功下來,被俘的恥辱便將徹底洗雪,魏國上下將無人敢再笑他被俘的恥辱經歷。
且此戰取勝,還能截斷劉備的糧道,狠狠的出一口被關押兩年的怨氣。
兩全其美啊…
袁紹自然能懂外甥的心思,遂欣然道:
“好,元才,你就與高覽一同往城父截擊大耳賊糧隊,好一雪前恥!”
高覽大喜,慨然領命。
…
楚營,王帳內。
此時劉備手中,剛剛拿到了諸葛亮從壽春送來的密報。
“景略,孔明在信中說了,他已依你之計,令李通假意從牢中救出了高幹。”
“李通已將高幹放走,並將你囑託的假情報,一字不差的透露給了高幹。”
“一切都在你的計劃之中啊。”
劉備面露笑意,將那道帛書,展示給了蕭方。
蕭方接過密報,略略看過之後,笑道:
“孔明行事天衣無縫,李通也做的很好,此戰之後,大王該當重重封賞才是。”
“那是自然。”
劉備微微點頭,卻又好奇道:
“景略,你是何以認定,這李通值得孤信任,絕不會投靠袁紹?”
“要知道,此人也算是汝南豪強,與袁紹算得上是半個同鄉了。”
劉備的疑惑,同樣是眾人的疑惑。
汝南作為袁紹的老家,自魏楚開戰以來,郡中士家豪強暗通袁紹才是常態。
畢竟袁紹手握六州之地,表面上看起來勢大,更有勝算嘛。
倘若袁紹若勝,一統天下,開創了袁家王朝,那汝南便成了帝鄉,這其中的好處不可估量。
蕭方對李通的判斷,自然也不是無的放矢。
他記得歷史上的李通,乃是主動投奔了曹操,被曹操委以鎮守汝南。
後來官渡之戰,袁紹曾以徵南將軍為誘餌,誘使李通以汝南郡反叛曹操。
結果是李通卻嚴辭拒絕。
由此可以證明,李通對曹操是否死忠,這不好判斷,但對袁紹沒有半分好感,這是肯定的。
所以蕭方才有絕對自信,用李通來演一齣戲,利用高幹這個傳聲筒,讓袁紹誤以為老劉將由渦水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