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一行,林茂大概瞭解了目前在暹羅國的海商是怎樣一個現狀,也知道了同樣一件商品在明朝和暹羅國內的價格差異。
以瓷器為例,一件成色上乘的孔雀綠釉青花瓷在明朝的價格大概是二兩紋銀,可是在暹羅,其價格達到了十兩一隻,足足翻了五倍的價格!
但是在溢價如此高的情況下,林茂發現還是有很多的人爭相購買,就剛才看見的那個瓷器商人,這麼一會兒功夫,就賣出了好幾件。
可想而知,這小小的白玉瓷瓶有多麼的搶手。
經過林茂的分析,瓷器等商品價格高昂但是仍然受到大家喜愛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有價無市。
瓷器的生產主要來自明朝,且本身價格不菲,透過海洋運輸到達暹羅,成本上漲,價格自然也會上浮。
再加上瓷器一直作為朝貢貿易中重要的輸出物品,是大明朝宣揚國威的重要物件,據說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就帶了很多的官瓷,用以贈予沿途國家。
所以在這些國家的貴族勢力中,一直將瓷器當做自己身份的象徵。
如此一來,瓷器的地位就更加凸顯了。
除了瓷器之外,林茂還發現在南市中,茶葉和絲織品同樣也很受歡迎。
但是與瓷器相比,他們的溢價就沒有那麼誇張,也與他們的運輸方式沒有那麼困難有關。
這些市場資訊都是林茂此次暹羅之行的重要收穫,將會成為林茂開拓海上市場,大力發展海商的重要依據!
離了南市之後,高漢便帶著林茂二人沿著東主幹道往通穆寺而去。
在這條路上,林茂看到了另外一幅景象。
剛才的南市,主要是以商人居多,明朝商人,暹羅商人,緬甸商人等等層出不窮。
但是到了這裡,林茂見到的最多的人不是商人,而是和尚!
每走兩步,林茂身邊就會有一個穿著納衣,頭上光禿禿的和尚經過,不時的嘴裡還唸叨著什麼。
“這些都是通穆寺的和尚嗎?”行近通穆寺,林茂見到的和尚數量也越來越多,他不禁的問道。
“大部分是,也有一些是其他寺廟的和尚過來交流的!”高漢一隻手豎在胸前,莊穆的對林茂說道。
“你也是釋教徒?”看到高漢的動作,林茂驚訝的問道。
“在暹羅國,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釋教徒!”高漢點了點頭,眼睛看著不遠處已經露出寺廟金頂的通穆寺,虔誠的說道。
“那這麼說,佛教是暹羅的國教了?”林茂看了看周圍不斷向通穆寺靠近的人,他們臉上的表情都帶著誠懇,不少人甚至開始雙手合十,一邊誦經一邊前進。
林茂昨天就發現了暹羅國內有很多的僧人,而且他們的地位應該很高,因為在暹羅王宮的旁邊,就豎有一座高大的金佛。
一般得到掌權者認可的宗教,地位都不會低,這一點從佛教在唐朝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來。
但是今天,林茂才算是真正見識到了什麼叫國教!
整個通穆寺佔地面積數百畝,南北縱深排列,正面中路為山門,山門內左右兩側為鐘樓、鼓樓,後面依次為大雄寶殿,藏經樓,僧房、齋房等。
所有建築全部用的是印尼菠蘿格木材,深色的木質結構配上鍍金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瑰麗壯觀。
跨入山門內側,一個直徑數十米的大香壇擺在正中間,裡面插著數支巨大香燭,隨著紅光一點一點的閃爍,整個山門充滿了氤氳之氣。
那漫天的煙氣好似一道天幕,將進入通穆寺的人身上的髒汙之氣全部沖刷。
在那山門前,匯聚著來自全國的釋教徒,他們恭敬的一步一禮向著通穆寺內前進。
從高處望去,好似那數不清的螞蟻回巢一般。
“哇,這麼多人!”
站在通穆寺門前,看著那摩肩接踵的人群,林邑的臉上充滿震驚。
林茂此時有些明白為什麼高漢說大城最熱鬧的地方是南市,但是人最多的地方是通穆寺了。
通穆寺的人實在是太過了,林茂一眼望去,除了數不清的人頭之外,只能看見寺內建築的屋頂和那高懸半空的香菸。
要不是這些人走得慢,林茂都要懷疑他跟林邑兩人要被這些人給推著進入寺內了。
來這裡的人大多都是真正的釋教徒,他們對佛有崇高的敬意,所以他們嚴格的表達著自己內心的尊崇,而不是來此燒一炷香就離開。
高漢到了這裡之後,本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