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軋鋼廠要進行考核了

有腳踏車了不起啊,還考工程師,中專都沒上過,早晚還不得下車間。”劉海忠瞪眼說道。

“老劉,別急,你是七級鉗工,我是八級,車間主任都不敢跟我們對著幹,收拾他,簡單得很。”易中海說道。

是的,八級大工匠就是這麼牛,這年代工人分為八級,一級工只有32塊的工資,而八級,各種補助加起來,一百多塊。

比工廠的廠長工資還高,全國加起來的八級工不超過幾千人,每個八級工都廠裡的戰略性武器。

而且每個八級工都有一手的絕活,曾經哈爾濱有個八級工,專治大軸,任何大軸在他的錘子下,一敲就知道問題所在。

,!

而且全國沒有一個人能有他這個絕活,進口的裝置,除了他沒一個人能修,廠長見了都好好的伺候著。

所以八級工也叫做八級大工匠,一個匠字說明了一切。

可不得好好供著!

而劉海忠雖然技術也很精湛,評為7級工,但手裡沒有絕活,就是沒有那一絲的天賦。

而易中海就是八級鉗工,他的絕活就是車床的精度,那一雙小眼睛,任何複雜的機器部件,經過他的手,不會差出兩絲的尺度。

那個年代可不是使用的數控車床,都是肉眼看,手動操作。

所以易中海在軋鋼廠的地位可是不低,車間主任都管不住,可不是說著玩玩的。

工程師屬於技術性崗位,分為十八級,一級最高,院士、總工等,工資350元左右。

最低的十八級也只有30元左右,如果學歷高,中專畢業,上來就是十六級技術工,38元,大學畢業,一進廠就是十五級,四十多元的工資。

像李飛宇這種,高中畢業,想當工程師,不僅考核要過關,還要從最低的18級開始,一步一步的往上升。

但是工程師和鉗工也是有共同之處的。

簡單來說,鉗工就是加工、維修機械零件的。

機械工程師就是設計、研究、改進機械的,怎麼更快更好的使機械生產出產品。

共同點就是都是機械,厲害的鉗工長期跟機械打交道,也有改進機械的能力。

好的機械工程師,也有一定的機床等操作能力。

李飛宇現在腦子裡的機械工程知識,雖然是90年以前的,但也是全面領先當前30年的。

但光有知識,動手能力卻是個殘廢,說不定還真有求到易中海這個八級工的時候。

你要設計個機械部件,經過驗算,圖紙畫出來了,嘿嘿,只有八級工能做出來,你該怎麼辦。

這也是易中海在軋鋼廠混的風生水起的底氣。

說在軋鋼廠收拾李飛宇簡單,還真不是吹的。

:()四合院:開局被餓死,全院去打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