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邊建五六米的高土牆,是因為北方大多時候刮的西北風。
這樣挖完土的地方,就形成一個半米多深半地窖,然後用立柱和竹子支撐。
階梯排列,然後穿插鋼絲,承載保溫透光的塑膠棚膜。
從北邊到南邊,形成一個斜坡,蓋上塑膠棚膜,方便採光。
最上面,用稻草編成長長的草被子,當然後世都是用棉被,但現在條件不具備。
只能一切從簡。
這種的草簾子,還需要手動拉放,太陽好的時候,拉起來,下午陽光減弱,提早放下,保持棚裡的溫度。
早期的這種大棚,雖然操作繁瑣,但勝在經濟實用。
在北方,第一批建設大棚的人,當年就成了萬元戶,雖然是八十年代了,但依然讓所有人震驚。
種的是黃瓜,大冬天那翠綠的黃瓜,能賣出非常高的價格。
李飛宇系統裡就能兌換圖紙,這樣簡單的只要...50塊!
唯一的難度就是大塊的塑膠棚膜。
不過這也難不倒他!
想到這裡,李飛宇悄聲的對謝保國說道:“老丈人,我這裡有一條發財的秘籍你要不要!”
“能在大冬天出產各種的新鮮蔬菜!冬天的黃瓜,西紅柿能賣高價,幹不幹!”
李飛宇的話音剛落,在一旁偷聽的葛老頭頓時興奮的喊道:“幹,我幹!飛宇,我們村全力支援你。”
李飛宇頓時滿頭黑線。“幹個屁,有你什麼事?你們村在海邊,你瞅瞅村裡的地,都是鹽鹼地,能種出什麼?種鹹菜啊!”
不過,葛老頭是嚐到了甜頭,他才不管什麼適合不適合,死皮賴臉的非要嘗試一下。
李飛宇不答應,就要下跪耍無賴,還要讓村裡的所有人跪求。
李飛宇心裡mmp,但還是讓他找塊地,先糊弄著。
謝保國和謝方騰也是毫不猶豫的說道:“飛宇,你就說怎麼做就行,到時候,我們謝家村的人,都聽你的。”
“好,等過了年,我們就開整,先弄個小點的,冬天土太硬,不好弄,我先把方法教給你們,等天暖和了,就可以大面積的弄。”李飛宇笑著說道。
嘿嘿,到時候讓所有人震驚,大冬天的吃上新鮮的蔬菜,在這時候就是天方夜譚。
到時候,就以這條理由不回京都,在謝家村多住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