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獨特個體,擁有各自的優缺點。我們應當以客觀、全面的視角去看待他人,抓住主流,而非僅僅聚焦於細枝末節。
一是注重思考的力量。古人云:“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行成於思”。“多想苦想”“多想出智慧”“開動機器”“改造製作”,這些名言警句無不在告訴我們,思考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大腦的作用,勤于思索,善於思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處處留心,多問幾個為什麼。許多看似明白的事情,深入探究後或許會發現自己的糊塗,而經過認真思索才能達到真正的明白。
二是注重自我認知與進步。一個人的進步離不開對自身不足和問題的清晰認知。只有不斷克服不足,糾正問題,才能實現真正的進步與提高。這就需要我們擁有進取的精神,永不滿足,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所謂進步,就是不斷克服不足過程中的進步;所謂提高,就是不斷糾正問題過程中的提高。因此,我們必須有進取的精神,永不滿足,永不停止,不斷地用高標準要求自己,鞭策自己。
三是注重總結經驗的重要性。在我們的周圍,相同年齡、工作經歷和天賦條件的同志,進步程度卻大不相同。善於總結經驗是其中的關鍵因素。每經歷一件事,都應認真思考對錯及原因,這是從盲目到自覺的過程。總結經驗並非簡單堆砌材料,而是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綜合,以揭示事物本質和規律。總結經驗不是一般實際材料的堆砌,而是要在佔有大量材料的基礎上,進行認真的分析綜合。
四是注重合理與和氣。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遵循“合理”與“和氣”的原則。凡事講理,以理服人,讓人感受到中國人的通情達理。同時,要做到寬厚平和,隨眾合群,聽得進不同意見,注意講話的分寸。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同時,和氣的態度也是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融入集體,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五是注重利他精神。“利他”是中國人的道義原則,只有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才能真正理解他人,找到知己。廣結善緣、廣交朋友不僅是道德的體現,也是利益所在和政策的要求。這種精神不僅有助於個人的成長,也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六是注重平等、誠懇、寬厚、依理待人。在與人交往中,要做到平等待人、誠懇待人、寬厚待人、依理待人。平等待人,尊重別人亦自重;誠懇待人,襟懷坦蕩;寬厚待人,求同存異;依理待人,以理服人。“莊子說,‘物無貴賤,平等無私’,韓愈說,‘一視而同仁’。”這種待人之道不僅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也是個人修養的重要體現。
七是注重尊重他人。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而獲得尊重的前提是先尊重他人。尤其是強者、富者、大者更應尊重弱者、窮者、小者,這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格和文明。敬人者,人恆敬之。只有真誠地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真誠尊重。
八是注重學習與借鑑。學習與借鑑是推動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動力。注重學習意味著我們願意敞開心扉,吸收新知,不斷充實和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它要求我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慾,對未知領域保持探索的熱情。而借鑑則是智慧的體現,它要求我們在尊重原創的基礎上,吸取他人的經驗和教訓,避免重複他人的錯誤,從而更高效地實現目標。透過學習與借鑑,我們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還能夠促進創新和進步,為社會的繁榮貢獻力量。這種開放的心態和行動,是實現個人夢想和推動社會前進的重要途徑。
創作日誌:夫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君子不舉不參之事,不食非常之食。執後以應前,按法制眾,奸邪無所容其私。(堅持的第00122天,間斷6天;2024年7月16日 星期二 於中國內陸某四線大城市)
:()文豪覺醒之路:有田筆記創作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