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的第二個層面就是要看個人的資質,資質的高低,決定了能夠轉化多少靈氣。在天地間那駁雜的靈氣之中,尋覓到屬於自己的一縷,將其煉化,再轉換至四肢百骸,最終匯聚于丹田,這才是修行的真諦。
引導天地間的靈氣,讓其環繞己身,變得更為濃郁磅礴,這乃是無數先賢夢寐以求而不得的至高法門,有人尋覓到了天地間靈氣的自然匯聚之所,如那些屹立千年的宗門,皆選址於靈氣如霧的洞天福地。
又有人藉助玄奧的陣法,將四散的靈氣牽引而來,雖只是短暫的匯聚,卻足以助力修士突破修為的桎梏,衝擊更高的境界。
更有人歷盡艱辛尋找靈泉、靈樹,就是要讓自己的洞府靈力充盈。這一切,無非都是為了讓自身所處的環境,充滿更為濃郁的靈氣,從而加快修行的步伐。
“既然功法有調動靈氣的辦法,那麼必然有吸收靈氣的法門!”元皓信心篤定,繼續運轉功法,試圖將調集而來的靈氣收歸體內。就在數十次的嘗試之後,元皓久違的感覺再次襲來,在一股一股強烈的靈氣經由四肢直衝丹田之後,他感覺丹田微微抖動,一股暖流傳遍全身,隨之而來的是一滴精純如水的靈氣之力,吧嗒一聲落入丹田,匯入那茫茫氣海之中。
與此同時,身體之外,元皓周身靈氣湧動,上下翻飛,彷彿形成了一片靈氣旋渦。他滿心歡喜,自己的靈力終於恢復如初,甚至更加充沛。
元皓從入定中緩緩睜開雙眼,這套功法不但能夠將周圍環境裡的靈氣引導到自己身旁,還能夠快速匯聚於身體之內,但也有明顯的問題,就是吸收速度過快,以至全身經脈劇痛無比,這讓他想到了在天荒森林中強行吸收靈石時的場景。不過相較於自身靈氣的恢復,再加上功法可以迅速聚集天地靈氣,這點痛楚又算得上什麼呢。
元皓再次嘗試運用靈氣引導之術,把更遠處的靈氣牽引到自己身邊,一瞬間,便將周身十餘米之內的靈氣全部抽吸一空,他不禁嘿嘿一笑,接著繼續努力嘗試,然而最終所能控制的範圍只能夠達到十幾米。但是元皓仍然十分滿足,畢竟自己才剛剛接觸此功法,層次還很淺薄,日後只要在勤奮練習上多下功夫,必定會有所進展。
引氣、聚氣之後,靈氣應用就更為重要,因為任何武技都需要靈氣來做為支撐,按照經中所講,元皓在次催動功法,輕輕抬手,執行靈氣運用之術,剎那間,一隻晶瑩剔透、宛如水晶般的靈氣錐憑空浮現在他的手掌之上。
這隻靈氣錐長約四尺,寬九寸,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著一種絢爛的七色銀輝,散發著一種既空靈又凌厲的氣息。
元皓眼前一亮,他從未見過能夠不借助五行屬性就直接凝氣成形的武技。在他的認知中,任何武技功法都必須配合五行屬性才能凝氣成形,而靈氣配合五行屬性所釋放的武技效果也各不相同,如冰、雷、暗、風等。然而,眼前這隻單純依靠靈氣凝聚而成的靈氣錐,卻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元皓輕抬雙指,一點之間,那靈氣錐便如同離弦之箭,疾馳而出。伴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它筆直地刺入對面的巨石之中。只聽得咔嚓一聲脆響,堅硬的岩石應聲裂開,瞬間炸成無數碎塊。而靈氣錐仍舊向前飛馳,劃出一道耀眼的銀白色軌跡,直至能量耗盡,才悄無聲息地消散在空氣中,彷彿從未存在過一般。
“哇,威力這麼大!”元皓驚歎道。他能夠感受到這靈氣錐的速度、力度和破壞力都極為驚人。然而,他也發現,僅僅使用一次武技,周圍的靈氣就明顯消散了許多。天地間的靈氣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旦空間中的靈力耗盡,便無法再度引用。
元皓心中暗道:“看來非必要時,這個武技不能輕易使用。”
經過一日研究,元皓大概明白此功法,引氣,聚氣,施氣,都有緊密關聯,引導天地之間靈氣,以體內靈氣為引,化氣成型,還只算是初窺門徑。
若想完全領悟這套功法的奧義,日後還需勤學苦練,修行一道,只有日益精進,穩紮穩打,才能根基穩固,沒有一蹴而就的。
不知不覺間已是半夜時分,元皓急忙返回住處,繼續打坐練氣,玉蟾翻浪功是一門基礎療傷功法,練氣和突破小境界都頗為迅速,但屬於速成功法,長期修練會根基渙散,憑藉此功法想要達成築基的目標,是絕無可能的,現如今有了《風皇極勝經》,他下定決心,要抓緊時間夯實根基,彌補過往的不足。
自此,元皓的生活變得極有規律。每日上午在雜役處做任務,下午開始修練功法直至深夜。宗門中很少有人見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