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裡,元皓心中就明白了大概,這三位護國的神仙,一定就是秦朗口中的三位元嬰期修士,也是楚國的護國,雖然叫神仙有點誇張,但對於尋常百姓而言,元嬰期的修士確實如同傳說中的神仙一般,即便是自己的叔祖們,也未曾有幸一睹元嬰修士的風采。楚國竟能一下擁有三位這樣的存在,想來也是傾盡一國之力在供養著他們。
而那些神仙府邸,想必便是楚國周圍的各大宗門,楚國每年也要向他們進貢,以維持與這些強大勢力的關係。
元皓不免心中感嘆。“楚國表面上看似強大,實則生存的困境只有自己知道。相對繁冬國而言,楚國的處境反而更憋屈一點。”
趙德財繼續講道:秀水鎮位於楚國鄰水郡、洪澤縣,是較貧瘠的地區,正應了洪澤秀水的叫法,這地方常有水患,鎮外的秀水河時常氾濫,所以百姓過的並不富足。
我們家原本也是書香門第,我兒時也讀過幾年私塾,少年時又跟師傅學過幾招拳腳功夫,後來鎮外時常鬧土匪,因我會幾招拳腳,便被推舉做了民團教頭。本意是抗擊土匪保一方平安。可是鎮上常遇洪災,朝廷無力救災不說,反而還要增加賦稅,秀水鎮哀嚎遍野十室九空,能跑的都跑了,只留下少數不願離開故土之人,最後大夥一商議,一不做二不修,乾脆由我牽頭,做些劫富濟貧的事。
說罷,趙德財微微低下頭,眼角餘光掠過元皓,似乎在等待著他的某種決定或反應。他內心忐忑不安,知道自己的命運此刻掌握在元皓的手中。
元皓抬頭看向眼前的中年漢子,心中不禁有些觸動,他感覺到對方話語中的真實,同時也察覺到屋外院落裡,有數十人的氣息。隨即左手輕輕一抬,一股內力悄然湧出,震開了緊閉的窗戶,目光一掃,除了之前參與劫道的匪徒,又多了一些老弱婦孺。
他們紛紛跪在院內,見元皓出現在視窗,齊刷刷的跪倒一片大聲請求:“少俠請放過趙教頭,他也是為了我們。”言罷,眾人齊齊磕頭,聲聲哀求。
元皓心中一顫,暗自揣度:“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普通人的命運是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如果今天他們遇到的是其他狠辣之徒,恐怕毀村滅寨都是有可能的。無論是繁冬還是大楚,我都無力掌控,更無力改變這個世界的規則,也不想過多地插手其中。然而,眼前的趙德財,卻似乎對我還有些用處。而這群無辜的村民,我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陷入絕境。”
元皓對著屋外的人群抬抬手,笑道:“我與趙教頭,已經解除誤會,現在正嘮嘮家常,眾位不必多慮。”
趙德財聽聞元皓這麼說,知道自己小命保住了,緊忙跑到窗前向眾人解釋到:“鄉親們先行回去吧,我與元公子已無誤會,稍後公子還要用餐,大家不要在打擾公子了。都散了吧!”
眾人見趙德財安然無恙,心中的大石也終於放下,紛紛散去。關好窗戶後,趙德財又像孩童一般站在元皓邊上,等元皓說話。
元皓見此事已告一段落,便示意趙德財夫婦先行離去。他自己則準備離開客棧,去鎮上逛逛。趙德財見元皓要出門,本想陪同侍候,但元皓一個眼神便讓他明白了無需同行。於是,元皓轉身離開客棧,向鎮上的街道走去。
元皓昨日初到秀水鎮時,已經感覺到這個小鎮破敗貧瘠,但是沒有過多關注。現在出來轉了一圈,與趙德財所說基本一致,城中甚至沒有像樣的商戶營業,街道行人稀少,但民風相對比較淳樸,而後元皓又側面瞭解到,趙德財確實是鎮上民團教頭,原來家裡也是鄰水郡的富戶,不知道惹了什麼官司,十多年前搬到了秀水鎮,也是鎮上唯數不多讀過書識字的人,甚至他確實有八十歲老母和剛滿週歲的兒子
這些訊息並不是什麼秘密,元皓換了身便裝,又改動了一下發型,一副村長家傻兒子的模樣,在鎮口老樹下,與一群老人聊得不亦樂乎,一下午時間,就將趙德財三代內的資訊摸的一清二楚。
天黑後,元皓叫趙德財來房間談話,趙德財不敢怠慢,小跑著跟著元皓來到二樓客房,一推開門,他瞬間驚呆了,兩眼發直,直勾勾的看著屋內圓桌上,地面上堆滿的金條、銀磚、珠寶財物。
元皓見趙德財愣在一邊,他輕咳一聲,聲音雖輕,卻如春雷般在趙德財耳邊炸響。趙德財猛地回過神來,臉上一片羞愧,忙不迭地關上房門。
“趙德財,你幼時讀過書,少年習武,也曾遊歷大楚,到了壯年反而不進而退,甘心在這小小的秀水鎮碌碌無為地度過餘生嗎?”元皓的語氣平淡,臉上沒有絲毫的情緒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