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章 才剛寫書就有偶像包袱了

“車站是亂得不能再亂,成千上萬的人都在說話。

誰也不去注意那條臨時掛起來的大紅布標語。

這標語大約掛了不少次,字紙都折得有些壞。

喇叭裡放著一首又一首的語錄歌兒,唱得大家心更慌...”

......

“原來如此。”

掀動著腦海中浮現的書籍。

這一刻,江弦福至心靈。

知青、象棋。

《棋王》所講述的便是“棋呆子”

知青王一生,四處尋找對手下象棋、拼象棋的故事。

在另一時空,這篇小說發表於80年代初,一經問世,便使其作者阿城在文壇中曝得大名。

更讓江弦興奮的是...

“《棋王》居然有足足一萬四千多字?這得吃多少頓餃子!”

給這貨樂得,就好比釣魚沒空軍!

野生大黃魚!

一稱五斤重!

快樂加倍!

長、中、短篇小說的界定比較模糊,通常以字數劃分,但字數並不是唯一因素。

短篇小說的字數,往往在幾千字至兩萬字之間,且出場人物少、情節簡單,像《傷痕》這種,短短4000字的小故事,算是最標準的短篇小說。

而《棋王》這種中短篇幅的,就模稜兩可,說它是短篇小說或是中篇小說,其實都行。

“得先好好策劃...”

是夜,院子裡靜靜悄悄,屋脊上,一隻黑貓躡手躡腳地走過。

江弦燙烙餅似得躺在床上,手裡揮舞個圓蒲扇,大腳丫子一挑一挑,又反覆將《棋王》這篇小說看了幾遍。

主角王一生是個“怪”

人。

王一生活的很簡單,在他眼中,人一生只有兩件事最重要:吃飯,下棋。

於是下鄉勞動的時候,別人抱怨油水太少,他卻覺得這種生活很好。

王一生又有點擰巴,朋友找關係幫他報名比賽,他卻不參加了,說這樣子參加比賽,只會讓人戳脊梁骨。

小說最後的高潮,是王一生得償所願,氣吞山河,九局連環,一人盲下九人,九人剩三人,三人剩一人。

棋呆子終成棋王。

“整篇小說時間線都在嗡嗡嗡時期內,沒有超出當下時代的內容,不需要再刪改。”

江弦是想當文化人,沒想做預言家。

“唯一的問題是:題材太敏感,稿子裡有太多嗡嗡嗡的事情。”

鮮為人知的是,《棋王》曾因寫了知青生活的陰暗面,被當時的文學期刊翹楚《京城文學》退稿。

《京城文學》即《京城文藝》,50年代創刊,首任主編是老舍,嗡嗡嗡時期一度停刊,1971年復刊,是全國復刊最早的文學刊物,汪曾祺、楊沫、王濛、李陀、趙樹理...先後曾於其中任過職。

“寫出來被和諧了可怎麼辦?”

一陣熟悉的陰影又籠罩在江弦的頭頂。

“我又不發起點!”

“再說《棋王》最後不還是成功發表了。”

實在不行,就向某牙醫老師學習,厚著臉皮,先把作品往大的、重量級的雜誌投,退稿了,就換一個稍微差點的繼續。

一大早爬了起來。

饒月梅要去上班,江珂要出去浪,江弦一人在家當留守青年。

他那單3天的短期勞務已經幹完,所以又恢復了“待業”

狀態。

倒趟尿盆回來,饒月梅才剛準備出門,她扶著二八大槓,往門洞下走,不忘吩咐一嘴。

“江弦,在家把你和你妹衣服洗了。”

“得嘞。”

“放盆裡,使那涼水一泡,衣板一撮,完事好好涮幾遍,使勁擰乾,晾院裡頭,不等太陽落山就幹了...”

饒月梅仔仔細細的給他講解怎麼洗衣服。

江弦今年已經二十五了,和每一個好大兒一樣,在他媽眼裡依舊是個不會洗衣服、不會掃地、不會淘米、不會刷碗...啥也不會的廢物。

甚至完事她還要檢查!

衣服泡盆裡,江弦拿起袋“熊貓”

牌洗衣粉,嘩啦啦一倒,饒月梅聽著動靜似得,推著二八車又從門洞折返回來,滿眼肉疼。

“小祖宗!

那洗衣粉是咱自己家的。”

“用少了不是洗不乾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