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什麼人?”劉璋不禁心生好奇,脫口問道。
“回,主公,俺也不知道。
不過他一身文人打扮,和奉孝、仲德他們的打扮差不多。”
許諸面帶為難之色,甕聲甕氣地說道。
“快帶他進來。”劉璋聽到許諸的描述,臉上瞬間掠過一股瞭然之色。
沒錯,劉璋心中已然猜到此人是誰了。
不出意外的話,此人就是前幾日給自己寫信的那個人。
很快,許諸便帶著一位身著文人服飾之人走進了營帳。
這人一見到主座之上的劉璋,連忙恭敬地行禮,客氣地開口道:
“草民拜見將軍,多日不見,將軍依舊雄姿英發,英氣逼人吶。”
劉璋則是饒有興致地開口詢問道:
“哦?先生見過我?我怎麼毫無印象。”
只見此人輕輕捋了捋鬍鬚,嘴角上揚,笑著開口道:
“哎,將軍雖未見過草民,但是草民見過將軍啊。”
“此話怎講?”劉璋目光炯炯,緊盯著眼前之人。
“去年將軍率軍平定黃巾之亂,於冬日班師回朝之際,草民有幸在人群之中目睹到了將軍的英姿。
如今數月已過,將軍雄姿依舊,還是這麼的光彩照人,令人敬仰。”
此人言辭懇切,眼神中滿是崇敬之意。
劉璋聞言,不由又問道:“哦?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草民姓賈,名詡,字文和。
將軍或許不知草民,可前幾日的那封信,乃是草民所書寫。”賈詡說話時,神色略顯緊張,甚至有些害怕劉璋沒聽說過他,急忙又補充了一句。
然而,後面的那句話顯然是多餘的。
劉璋又怎會不知道賈詡?
那可是三國第一毒士,其一生獻了諸多陰狠毒辣的計謀。
最為人所熟知的,那當屬“一計害三賢”、“反攻長安之計”。
說起這“一計害三賢”,那真是家喻戶曉。
而“反攻長安之計”又稱“驅狼吞虎之計”。
當初賈詡為董卓手下一謀士。
在董卓被呂布殺死之後,呂布開始清算董卓剩下的餘黨。
此時這些人群龍無首,又實力大減,於是董卓的幾個手下李傕、郭汜等人,就開始商量著準備收拾東西跑路。
只要他們能安全逃到涼州,不說立即停止戰亂,至少關中是能夠得到安寧的。
不過就在幾人收拾好東西后,賈詡卻突然站了出來。
他目光陰鷙,緩緩說道:“聽說現在長安城中正在商量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現在諸位各自逃跑,光是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將你們給抓住。
不如帶著部眾一路向西,沿途收斂士兵,然後攻進長安為董卓報仇。
如果成功了,那就可以直接征服天下。
如果失敗了,到時候再逃走也不遲。”
李傕幾人一聽,覺得甚是有理,反正現在也跑不掉了,不如就按照賈詡的計策試上一試,不成功也成仁。
他們把賈詡當作了救命稻草,彷彿一下子就回了魂,當即就決定破釜沉舟。
他們開始大肆蒐羅舊部,然後急速攻佔了長安。
結果,整個長安城瞬間陷入了一片血雨腥風之中,也像曾經的洛陽一樣,徹底變成了人間煉獄。
百姓們深陷水深火熱之中,天下開始混戰,地方割據四起,百姓們逃無可逃、避無可避。
可以說,這天下混亂,東漢覆滅,賈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賈詡此人獻計多陰狠毒辣。
後世有人戲說過一句話:“此計有傷人和,不傷我文和即可。”
劉璋在聽到這名謀士是賈詡的時候,過往的一切都瞬間相通了。
難怪李文侯能悄然將北宮伯玉抹殺,用的還是有違人和的火攻之術。
而且在北宮伯玉死後,還利用其價值,為其厚葬,讓羌胡族計程車兵對李文侯更加忠誠。
李文侯在殺掉北宮伯玉之後,漢軍虎視眈眈。
即便是傻子也知道此時不宜與漢人邊章、韓遂鬧矛盾,應一致對外。
可是李文侯卻好似連傻子都不如。
如今看來,並非李文侯傻,而是賈詡有意而為之。
這場叛軍的內部動亂,恐怕也有賈詡的身影。
要不然他怎麼會如此精確地判斷出內戰開始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