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7章 劉璋稱帝,天下大同(大結局)

不過,旋即,劉璋怕眾人對此表示懷疑,又補充道:

“此事是本侯與中軍校尉袁紹一同親眼看到的。

如今大將軍何進也已經被本侯拿下,押入大牢,等候發落。”

眾大臣聞言,都將充滿懷疑的目光放在了袁紹身上。

眾人肯定不會輕易相信劉璋的一面之詞。

他們也都知道,這袁紹是親何派的人,於是想要向他求證一番。

而劉璋所言,句句屬實,袁紹也沒有辦法,面對眾人那咄咄逼人的目光,只得重重地點了點頭。

眾人見此,一陣譁然,這才相信了劉璋所言。

劉璋等到眾人安靜之後,這才適時開口道:

“如今陛下和兩位皇子相繼離世,而皇后娘娘沉浸在悲痛之中,無法理政。

本侯應陛下所託,又不忍百姓受苦,暫行監國之權,待到一切穩定之後,我等再行商討他事。

諸位大臣可有異議?”

“吾等沒有異議。”

能上朝的大臣,哪個不是在官場中摸爬滾打、身居高位的老狐狸。

他們早就看出了朝中如今的局勢,自然不會貿然提出異議。

劉璋見眾人如此,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既然如此,請各部儘快正常運轉,維護京都穩定,安撫百姓,以慰民心。

陛下和兩位皇子的喪事,也需儘快籌備。

另外大將軍何進,擅自帶兵入宮,謀殺小皇子劉協,其罪當誅,擇日問斬。

中常侍張讓等人犯謀逆大罪,其罪不可饒恕,全城搜捕其黨羽,務必斬草除根。”

“吾等領命。”

下了早朝之後,劉璋來到了後宮之中。

他此番前來,本意是想寬慰一下何皇后。

要知道,何皇后在一夜之間,親眼目睹自己的弟弟何苗、兒子劉辨慘死於眼前。

而自己的哥哥何進也即將面臨問斬之刑,這接二連三的打擊,讓何皇后幾近崩潰。

劉璋踏入後宮,見到面容憔悴、淚眼婆娑的何皇后,溫言軟語地安慰了許久。

(詳情見番外,何皇后篇。)

等到翌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劉璋竟更改了之前的詔令,將本該問斬的何進改為流放嶺南。

對此,眾人心中雖滿是疑惑,但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之上,誰也不敢多言一句。

隨後,在劉璋監國的這段日子裡,他推行了一項重大的制度變革——設立刺史州牧並行制。

一州同時設定一名刺史和一名州牧。

刺史主抓民政事務,州牧負責軍政要務,二者各司其職,互不統屬。

並且規定,倘若刺史和州牧中有一人貪贓枉法,而另外一人不上書彈劾,便要以同罪論處。

如此一來,刺史和州牧為了保住自身的官位,不得不替朝廷緊緊盯住對方,唯恐對方犯錯而牽連到自己。

劉璋的這一舉措,實際上是將原本掌握軍政卻從屬於刺史的都尉提了出來,擴大其職權,並改名為州牧,以此來制衡刺史。

他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讓地方擁有一定的軍權,從而能夠迅速平定叛亂。

在民政方面,由於劉璋此刻只是代為監國,所以並未進行過多的改制,只是精心制定了一系列利民政策,力求為百姓謀取福利。

這一日,夜幕深沉,劉璋仍在書房之中專注地批閱奏摺,直至很晚。

就在這時,吳莧輕手輕腳地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參湯走了進來。

她款步走到劉璋身旁,貼心地為其揉了揉太陽穴,以緩解劉璋的疲憊。

(詳情見番外,吳莧篇。)

劉璋見此,心頭一暖,深情地抱起吳莧,朝著臥房走去。

而另一邊,漢帝劉宏和兩位皇子也已入土為安。

史官依據劉宏的一生作為,為其取諡號:“孝靈皇帝”,後世稱之為“漢靈帝”。

起初,劉璋本有意為劉宏更改諡號。

但當他得知“亂而不損曰靈”的釋義時,便沉默不語了。

因為這一解釋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劉宏身為國君卻疏於治理國家,致使國家陷入混亂卻未傷及根本的一生。

既然如此,劉璋便不再多加干涉。

在先皇和兩位皇子的喪事料理完畢之後,朝堂之上,有大臣跪地懇請,擁立劉璋為帝。

理由是:“國不可一日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