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房內,眾僧圍坐,氣氛凝重。
福慈大師環視四周,沉聲問道:“各位師弟,辛風武功高強,我看他數月不見,武功百尺竿頭,又進了一大步。我們該如何應對?”
福海和尚,儘管剛剛敗於辛風手下,但仍然保持著冷靜,他提出了兩個可能的對策:“師兄,依我之見,我們有兩個辦法可以勝他。一是集合我們師兄弟之力,動用少林十八羅漢陣;二是請師伯們出手。”
福慈大師和其他僧人都對福海的意見感到震驚,他們沒想到福海對辛風的武功評價如此之高。
福慈大師沉思片刻,然後說道:“我聽聞辛風不久前曾獨自戰勝武當的真武七截陣,此陣法之精妙,疊加七人內力,卻仍然敗於辛風之手。如果我們福字輩出手,即便勝了辛風,也勝之不武,恐怕會給武林同道恥笑。”
福慈大師繼續道:“我看還是請師伯們出手為好。少林面臨危難,也只有打擾師伯們清修了!”
眾僧聽了福慈大師的話,都點頭稱是。他們知道,面對辛風這樣的強敵,只有請出寺中的長輩,才有可能確保少林寺的武林地位不受損害。
福慈大師隨即起身,準備前往後山,請求師伯們出手。
他知道,這將是一場關乎少林寺聲譽和武林和平的較量,必須慎重對待。
辛風等四人在少林寺山門前靜靜等待,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轉眼已過一個時辰。辛風本人卻顯得從容不迫,他讓人找來一個蒲團,便在山門前靜坐養氣,神態自若。
隨著時間的流逝,山上終於有了動靜。一群僧人緩緩走下山來,他們的步伐穩健,氣勢莊嚴。在這群僧眾之中,幾位特別的人物引起了辛風的注意。
領頭的正是少林寺的主持福慈大師,他身邊伴隨著三位老僧。這三位老僧雖然身材不高,面色如同枯槁的老樹皮,但他們的身形輕捷,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邃而銳利的光芒。
福慈大師走到辛風面前,福慈大師雙手合十,行了一禮,道:“辛少俠,久等了。”
“大師,不知少林如何回覆?”辛風平靜地說道。
福慈道:“辛少俠,我回寺瞭解了一下。你所說的確有其事。馬富現在已經在少林出家為僧,法名慧戒。按照江湖規矩,馬富既然已經出家,那麼之前的江湖恩怨就已經了結了,況且辛少俠已經殺了馬富之子馬騰空。冤家宜解不宜結,辛少俠,少林希望你高抬貴手,放下這段恩怨,給馬富一條生路。少林保證,馬富終身在少林出家,不會再找你報復。不知少俠意下如何?”
辛風聽了,沉吟片刻,忽然哈哈大笑,道:“少林執掌武林牛耳多年,卻是越來越不顧江湖道義,唯我獨尊,肆意妄為!按大師您的說法,天下兇徒不管犯了什麼殺人放火,卑鄙無恥的罪行,只要到少林出家,就輕飄飄的揭過往事,既往不咎了嗎?”
福慈大師面對辛風的大笑和尖銳的反駁,神色不變,但內心卻是波瀾起伏,他知道辛風不會輕易接受這樣的處理方式。
辛風繼續說道:“馬富當年作惡多端,我義兄辛平就被他陷害,慘死獄中,馬富和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如今,僅僅因為披上了僧袍,便想抹去一切,請問這天下公理何在?少林寺若真是武林的領袖,便應秉持正義,明辨是非,而不是成為某些人的庇護所!”
福慈大師沉默了片刻,他緩緩開口:“辛少俠,少林寺並非不顧江湖道義,只是出家人以慈悲為懷,願意給予悔過之人一個機會。慧戒已經真心悔過,俗話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希望你能給他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辛風冷笑一聲:“真心悔過?若是真心悔過,便讓他自行了斷吧!”
福慈大師身邊的三位老僧相互對視一眼,其中一位上前一步,聲音低沉:“辛風,我少林好話說盡,希望你不要不識抬舉,給臉不要臉!”
辛風聞言,笑道:“也好,我們多說無益,武林規則,我們手底下見真章吧!”
老僧聞言,也笑道:“我等井底之蛙,歸隱少林精修多年,竟然不知道江湖上何時出了辛少俠這般少年英雄,居然敢獨自一人挑戰少林!好吧,既然辛少俠有興趣,老僧就陪少俠走上幾招!”
邊戒、邊定、邊慧三位高僧,原本閉關修行,不問世事,但在福慈大師的請求下,為了少林寺的聲譽,他們決定出關相助。雖然他們原本以為會面對魔教教主的挑戰,卻發現對手是一個年輕的武林人士,這讓他們感到有些意外。
剛才說話的正是大師兄邊戒,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