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武者把李逸風圍在中間,一名虯髯大漢手持一柄沉重的鋼刀,刀法剛猛,每一刀都力道千鈞,試圖以力量壓制李逸風。另一長身漢子則擅長使用長槍,槍法靈活多變,槍尖如同靈蛇般遊走,不斷尋找李逸風的破綻。矮瘦男子手握一對短劍,劍法輕靈迅捷,他的攻擊如同雨點般密集,試圖擾亂李逸風的防守。
一招“松風拂面”,李逸風用劍尖輕巧地撥開了鋼刀的攻擊,同時身體微微側移,避開了長身漢子的長槍刺擊。在躲開攻擊的同時,李逸風反手一劍“風捲殘雲”,劍氣如風,直取矮瘦男子的要害。
矮瘦男子反應迅速,短劍交叉擋住了李逸風的劍招,但在劍中附加的強大內力衝擊下,讓他不得不後退幾步。趁著這個空檔,李逸風迅速調整戰術,轉向虯髯大漢,利用混元內力的深厚,一招“松濤拍岸”,劍勢如波濤洶湧,逼退了虯髯大漢。
此時,長身漢子的長槍再次攻來,李逸風腳下一錯,身形如同柳絮般飄忽不定,讓長槍落空。他緊接著一招“風過無痕”,劍尖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劍影,讓長身漢子眼花繚亂,無法分辨真假。
在一番激戰後,三名武者都感到了壓力,他們開始更加緊密地配合,試圖以人數優勢壓倒李逸風。面對越來越激烈的攻勢,李逸風不得不更加小心應對。他儘量避免與敵人硬碰硬,而是利用松風劍法的靈動和混元內力的悠長,尋找敵人的破綻,一一擊破。
激鬥多時,李逸風利用敵人的攻勢,巧妙地將虯髯大漢的鋼刀引向長身漢子,使得兩人相互牽制。趁著這個機會,李逸風一劍刺向矮瘦男子,劍尖準確無誤地擊中了他的手腕,迫使他放棄了短劍。
一人被擊敗,另外兩人仍加緊進攻。李逸風隨即一招“隨風擺柳”,在對方力竭之際,巧妙地引導刀勢偏向一邊,使其失去平衡。在其露出破綻的瞬間,李逸風迅速點出一指“松風劍指”,擊中對方的穴道,使其暫時失去行動能力。
長身漢子見狀不妙,加強防守。李逸風抓住機會,一招“風捲殘雲”,以劍尖挑飛了長槍,隨即一掌輕拍在武者乙的胸口,使其倒退數步,再無戰力。
李逸風始終保持著剋制,他的目的並非殺戮,而是為了自保。在成功擊敗三名武者後,他沒有對他們施加致命一擊,而是選擇了轉身離去。
這是李逸風一天中遇到的第五次戰鬥,他雖然勝利,但身心俱疲,身上多處受傷,內力幾乎耗盡。
李逸風在江湖中的名聲因為馬富的誣陷而變得狼藉,他成為了眾多武林人士追殺的物件。每當他試圖辯解自己的清白,他的話語總是遭到質疑,被認為是在巧言令色,試圖逃避罪責。在這個以實力和名聲為尊的江湖世界裡,一個無名小卒的話顯得蒼白無力。
李逸風多次辯解無果之後,就放棄了交談,直接用武功說服對方。
李逸風雖然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憤怒,但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武俠信念,不願濫殺無辜。在被迫與追殺者交手的過程中,他總是儘量保留實力,避免不必要的殺戮。然而,江湖人士卻對他步步緊逼,不講江湖規矩,當單打獨鬥無法取勝時,便會群起而攻之。
面對這種不公平的戰鬥,李逸風不得不為了自保而反擊。在一次次的圍攻中,他憑藉著混元內力和松風劍法的高超,擊敗了一波又一波的敵人。然而,在激烈的戰鬥中,總有人因為不慎而喪命,這讓李逸風的心中充滿了痛苦和愧疚。
不幸的是,這些被迫的反擊反而坐實了他“江湖敗類”的名聲。每當有人死在他的劍下,追殺他的人就更加堅信他是無情的兇手,更加瘋狂地對他展開攻擊。
馬富四處散播關於李逸風的謠言,將其描述成一個無惡不作的大惡人。他聲稱李逸風不僅姦殺了無辜婦女,還越獄逃跑,濫殺無辜,甚至殺人放火,犯下了滔天罪行。
少林派,作為武林中的名門大派,對於李逸風的這些被指控的行為感到深惡痛絕。少林派一向重視門派的聲譽和武林的正義,對於李逸風這樣的“敗類”自然不會手軟。少林派傳出江湖必殺令,誓要將李逸風繩之以法,以維護武林的秩序和少林派的威名。
與此同時,馬富更是懸賞黃金百兩,要取李逸風的人頭。在重金的誘惑下,不少武林人士紛紛加入追殺李逸風的行列,名利雙收的誘惑讓他們忘記了去甄別真相。在他們眼中,李逸風已經成為了一個必須除掉的目標,而他是否真的犯了錯,以及他的辯解,已經沒有人關心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逸風的處境變得極為艱難。他每一天都面臨著生死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