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教等等,弄得清廷甚是頭疼,於是在雍正年間,為了徹底解決這些反清勢力,朝廷便花費重金,並許以高官厚祿,對許多幫派進行拉攏分化,以幫治幫,以匪治匪,青幫便由此而生。其實,我們原本叫‘清幫’,也叫‘安清幫’,顧名思義,就是輔助清廷的。”
陳天默譏諷道:“所以你們出身不正,原本就是叛徒!”
張忍魁道:“祖大壽、洪承疇、錢謙益又如何?名臣名將名士,不也都投降了清廷,又何必苛責我們這些幫派分子?”
陳天默道:“可還有李定國、史可法、陳子龍、夏完淳、張煌言、鄭成功、陳近南這許多名臣名將名士堅守氣節,你們怎麼好的不學,偏學壞的?”
張忍魁笑了笑,說道:“能做幫派弟子的,會是什麼好出身?都是些窮苦老百姓罷了,有縴夫,有漕工,有破落戶,甚至有叫花子,與他們而言,無書可讀,也不知禮節大義為何物,與他們而言,什麼最重要?不是忠於明也不是忠於清,而是忠於自己的肚子,能有口飯吃,能養活老婆孩子,才是最要緊的!大明再好,卻不叫他們活著,大清再不好,卻肯給他們錢花,給他們飯吃。換做是你,你怎麼選?”
陳天默想了想,說道:“如果我是他們,當然也是要先活著。可你們本是窮苦老百姓出身,為什麼吃飽飯了以後,成了幫派弟子之後,就開始忘本,就開始為非作歹,就開始欺壓窮苦老百姓了?”
張忍魁嘆息道:“青幫原本也不欺壓窮人,畢竟朝廷給錢,能餬口。可我們畢竟是幫派分子,連鷹犬都不如,就是夜壺啊,朝廷需要我們的時候,端過去用,不需要的時候,嫌我們騷臭。等到天地會、洪門、白蓮教那些反清復明的勢力一個個都失敗,都沒落之後,青幫於朝廷而言,也沒有用了,清廷不但不再給錢,反而一腳踹開,說我們是非法幫派,要取締,要抓要打!那我們能怎麼辦?只能是撈偏門。”
陳天默道:“所以我叫你解散青幫。”
張忍魁目視陳天默,幽幽說道:“天默先生可曾見過大江大河的堤壩?有高堤廣壩的存在,河水江水就不至於太過氾濫。即便會偶爾淹死幾個人,也不會肆虐成災。可一旦堤壩不在了,會死多少人,天默先生有想過嗎?青幫上下,數十萬甚至近百萬的弟子,可算得上是洪水猛獸吧?就如天默先生而言,我們都是流氓,近百萬的流氓豈不可怕?老夫即便再管理不當,約束不夠,可好歹也是有管理有約束的,就像是堤壩仍在,他們不至於太肆意妄為!可老夫一旦宣佈解散青幫,幾十萬甚至百萬流氓沒有了任何束縛,結果會怎樣?你當他們會洗心革面,去做好人嗎?”
陳天默心中惕然一驚,他還真沒有想到這一層!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