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大家要謝就謝裴大人,要不是裴大人,咱們也無緣得見。”
百姓們本就對裴大人感恩戴德,聽聞穗和是他救的,更是對他大加讚揚,說他慈悲為懷,愛民如子,是包青天轉世。
穗和連連點頭:“裴大人確實是難得的好官,大家要好好聽從裴大人的指揮,遵從他的安排,相扶相攜,互幫互助,共同渡過難關。”
百姓們紛紛表示一定會聽裴大人的話,等熬過這場災荒,還要給他建生祠立功德碑,讓子孫後代都銘記他的恩德。
棚子外面等著補衣服的人漸漸多起來,穗和與雀兒兩人忙不過來,又讓人去尋一些手巧的婦人來幫忙,如果能帶上自家的針線布頭,中午可以多領兩碗粥。
她沒想到兩碗粥的誘惑這麼大,一會兒工夫就有好多婦人抱著針線笸籮前來幫忙。
大家熱熱鬧鬧地擠在棚子裡,邊做針線邊聊天,歡聲笑語讓人們暫時忘記了災荒帶來的痛苦,給這寒冷冬日增添了一份微薄的暖意。
宋紹陽打著粥,時不時向穗和那邊看一眼,見她如此受百姓歡迎,與有榮焉地對阿信說:“我妹妹這麼好,也就你家大人勉強能配得上,不過話說回來,你家大人到底行不行啊?”
阿信拿白眼翻他:“你才不行,我家大人行得很呢!”
宋紹陽說:“你怎麼知道他行,你拿什麼證明?”
阿信:“……這要怎麼證明,我又不是女的,大人也沒和我親熱過。”
宋紹陽:“……”
府衙裡,裴硯知安排好各項工作後,叫過阿義,問王昆那邊可有動靜。
阿義說沒有,“那傢伙這回出奇的老實,不知道又在憋什麼壞水。”
“那就再等等,他總有憋不住的時候。”裴硯知說,“粥棚那邊情況怎樣?”
“情況穩定,沒什麼意外。”阿義知道他惦記穗和,又特意和他講了穗和幫百姓縫補衣服的事情,說大家都叫她菩薩娘子,說她鼓勵大家聽裴大人的話,互相幫扶,共渡難關。
裴硯知很意外,嘴上沒說什麼,人卻已經坐不住。
想起昨晚穗和睡在自己懷裡乖乖巧巧又香香軟軟的樣子,起身道:“走吧,這會子沒什麼要緊事,咱們也去看看菩薩娘子。”
阿義忍笑,叫上幾個羽林衛隨他一起去粥棚。
粥棚離府衙不遠,裴硯知沒有坐車,步行過去,順便看看城中各處的情形。
走到半路,一個小乞丐不小心撞了他一下。
裴硯知伸手去扶,小乞丐往他手裡塞了一張紙條,然後飛快地鑽進人群失去了蹤影。
裴硯知微怔,開啟紙條一看,臉色頓時變得凝重。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