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章 購房機遇

疫情一年多來,負面影響確實可怕,以前熱鬧非凡的社群街道變得行人稀少、冷冷清清,彷彿還處在嚴控之中。

白蘭小區的門店經過幾波開張和關閉,最後僅剩下兄妹糕點和夫妻倆開的快餐店。這邊的炒貨店也深受其害,生意一落千丈,若不是曾明動員大家關照,多吃點花生瓜子,早就倒閉了。

前幾天,大家發現快餐店旁邊最大的那間門店,又新開一家便民服務店。隨便在社群走走,映入眼簾最多的就是門店轉讓和房屋轉讓。就連家院旁邊,也有兩戶人家轉讓多日未果,曾明和康永建還看過幾次,因價格過高而放棄。

曾明發現,醫藥行業並未因疫情而出現火爆,非典時期排隊買藥現象沒有重現,僅僅是比平常多了一些顧客。顧客主要以公務員和國有企業員工為主,普通市民寥寥無幾,似乎漠不關心家人和本人的健康了。

訂餐廚房倒是未受到過大影響,只要未出現疫情反覆,生意隨便要好於同行。最近,經常有顧客好奇進入廚房檢視佐料和高湯,還提出是否有什麼精和什麼調味素問題。胡秀雲和梁木他們不明所以、無法回答,任由他們自己看、自己嘗好了。

每次檢查一大鐵桶高湯,全是固定每天由六根大棒骨加兩截脊骨和墨魚絲熬成,皆放心離開。不知是什麼市場效應推動,訂餐廚房在蕭條期間反其道愈顯火熱,與四周冷清的同行相比宛如鶴立雞群、獨放光彩。後來大家才慢慢反應過來,這是消費者高度信任的體現,現在光顧訂餐廚房的新顧客幾乎佔有一半比例,皆屬於慕名而來。

這晚回家時,曾明被鄰居老趙截住在院門前,他是來推銷房子和院子的。早在二〇〇五年時,他們兄弟四人本是想修建一棟四層樓房住在一起,後因老二和老四變卦,老大和老三隻得改建為一棟二層樓。樓房佔地約150平米,院子有180平米左右,綠化還過得去。

曾明前幾月之所以沒興趣和他深談,主要原因是兄弟倆咬定180萬轉讓。又透過趙春苗瞭解到,他們家以前也曾欺負過趙春苗父女倆,趙春苗守寡期間,趙家兩個女人都辱罵過趙春苗母女,他弟媳還向院裡潑過一次狗血,說是為了辟邪。再想起建房時與他商量,兩家之間的過道各佔一半被拒,曾明才沒考慮幫他們一把,由著兩兄弟為債務纏身、生意敗落去焦頭爛額。

趙老大遞上一支菸,對曾明夫婦汗顏道:“曾老闆、春苗,我承認過去我們一家人對不起你們,不僅沒幫過你們家,還起鬨跟著別人踩了幾腳。還有就是你們家建房時,我是有意為難你們,今天就當是我賠罪了。

我和老三的塗料廠已被銀行清算,我們兩兄弟現在除了這棟房子和院子,什麼都沒了,外面的欠賬全打了水漂。我們三兄弟和老二商量好了,賣了房子就去浙江他那邊重新發展。你也知道,都半年了也沒有結果,老四上個月虧本賣了房先去了浙江,我們很可能會移民國外尋找出路。”

曾明莞爾一笑,說:“門路挺多的嘛,都考慮到出國了。”

趙老大一時語塞,停頓一會有點難堪說:“曾老闆,別的我就不說了,今天來就是想確定一下,你會不會要我們的房子。我和老三知道一時難以脫手,加上現在的房子多如牛毛,房價大幅下滑,前景更是堪憂。這樣吧,你如果覺得適合購買,不如你來開個價供我們兄弟倆參考。”

針對趙家的房子有十七年之久,中途未做裝修,曾明按照現在二手房行情和未來趨勢,做了一個隨意估價,那就是120萬可考慮。

趙老大聽聞忍住驚喜,故裝猶豫說和老三商量商量。曾明看破不說破,由著他裝腔作勢,反正家裡不急著要房,成不成無所謂。

次日上午,曾明安排完工作便去了龍富糧家。尹佳現在很想擁有一個見習苗圃,龍富糧家不遠處大堤下方村道邊,有一片二十多畝凹凸不平的荒灘地,如果將其租下改造一番,完全可以建成一個苗圃。

曾明再次看了看一會現場,隨後去了村委會,看看有沒有可能租下。村長和村支書剛好都在,得知曾明為此事而來村長格外熱情,親自陪他去了現場。到達後,村長告訴曾明,這片土地屬於以前未改造完工的河灘農田,實行承包制後一直荒廢至今,後來有人在此種過楊樹,但效果很差,最後都死掉了。

這片灘地以石砂為主,改造難度較大,提醒他多多考慮清楚。如果租下作為苗圃,投入實在過大,村裡都不好意思收租金。曾明覺得言之有理,認為應該叫尹佳過來看看為好。如果她喜歡,投入大點也沒關係,只要有利於孩子的未來發展,花點錢又算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