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章 再次當父親

新樓房新院子全部完工有一個月了,美觀簡潔的建築,園林式院子,鐵藝圍牆和鐵藝大門,與周圍九戶人家對比還真是鶴立雞群、獨具一格。宋副市長微笑指示,儘量多通風一段時間,沒必要急於搬進新家。

樓房和偏房呈九十度修建,摟底層為兩米八高半地下車庫和雜物間,可寬鬆停放二十四輛小汽車。順著兩米寬的五層臺階走進一樓,便是一個寬大的客廳和餐廳,兩廳面積約150平米。餐廳除一長方形主餐桌外,可隨意新增兩張大圓桌。

一樓西邊為兩套臥房,北邊為一個單間、洗衣房、衛生間和廚房,東邊是一大間健身房。設定健身房也是曾明、熊子吟和曾成坤的要求,所有健身器材全是最好的,僅跑步機就有四臺,還放置有一張乒乓球桌,皆由熊子吟購買,他現在也有點財大氣粗了。

二樓為一個小客廳和五套臥房;三樓為兩套臥房和六個單間。天台出口為一大間玻璃茶座廳,也是天台的進出口。整個天台為一個三百平米的花園和曬衣場,花卉、樹木和草坪全部種好,灌木叢修剪整齊。在此信步閒走,確實令人賞心悅目、悠然自樂。

整個三層樓南面,皆有一長條寬度為一米八的陽臺走廊,讓住戶有足夠的休閒與觀景空間。房基到圍牆基之間有七米多寬的院子,前邊全是灌木叢、草坪和花卉,院內東西兩旁種有兩棵桂花樹,再對稱立有兩盞院燈。兩扇對開的鐵藝大門配上二米二高的鐵藝圍牆,凸顯美觀、時尚、簡潔。雖然每套和單間房都裝有空調,但統一配置的空調主機架使其井然有序,反還增添一種現代生活氣息。

院子西邊的一棟偏房僅有兩個獨立單間,院子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左右通道和後院,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熊大叔依然拒絕和大家住在一起,堅持單獨住在醫院,大家表示理解不予勉強。分房方案隨即出臺,程曉曼一家為一樓兩套臥房,一樓單間為曾成坤所有,其他人全部分配在二三樓。曾明宣佈,今後孩子們只要成家一律住在外面,只能節假日回家團聚。四兄弟在退休前也是如此,搬家時間暫定為十二月十九日,意為讓愛長久。

十月八日,住院五天的趙春苗順利產下一男嬰。趙春苗的身體素質確實好,沒出現任何不測,令萬分擔憂的曾明終於鬆緩一口氣,給她獎勵了無數個親吻,世上所有的甜言蜜語全被他說完。

曾明並不是陶醉,而是徹底為趙春苗放下了心。現在是兩個兒子、兩個女兒,他必須要認真考慮如何正確面對生活的殘酷現實。訂餐廚房能否長期平穩發展?未來一切不可知因素能否影響,甚至是破壞當今的一切?他認為準備足夠的應對措施應該是勢在必行了。

這是杞人憂天嗎?當然不是,而是一個正常人的防患於未然。雖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之說,但沒有這種先慮那將是非常可怕的。他是男人,是丈夫、也是父親,更是眾人心目中的主樑,所以他必須要考慮和行走在前。

曾明不認為這是一個沉重包袱,而是動力的源泉。他應該把所有一切當成是不同場次的遊戲對待,無需過於謹小慎微,很多時候,男人的勇氣與坦然才是最重要的。

訂餐廚房目前有固定人員七人,除開全部費用支出,每月已接近七萬純收入。煎餅攤除開表姐的工資和年底分紅,也能有個五千以上淨收,兩項如果能這樣保持十年,加上現有的存款完全可以輕鬆越過千萬大關。一個普通家庭能有這樣的財富,也算得上是富裕了。

當前,只是表姐偶爾有點自私表現,其他幾個是絕對令曾明放心。想到表姐是春苗僅有的一位親戚,曾明也不想計較,但提防之心已油然而生。

春苗分娩很快就過去三天,老鄰居劉嫂和湯姐像是她們家的喜事一樣,整天喜笑顏開的忙碌著不同的燉湯、照看孩子、春苗和曉曼,什麼活也輪不到曾明插手。

與趙春苗相反,以前不怎麼令人擔心的程曉曼則是情況突變。住院一週來,妊娠和臨產前的眾多不良症狀頻繁出現,令熊子吟焦頭爛額、惶恐不安,暫停了課外補習。課餘時間,基本上都是陪伴在愛妻身邊。

就這樣熬到十一月初,程曉曼依然只有難受不見分娩跡象,經常來檢查的醫生也做了決定,若是繼續這樣只能做剖腹產了。急得熊子吟整天提心吊膽、坐立不安,唯恐她出事。他經常汗流滿面的閉目祈禱,只要母子或母女倆沒事,對他割肉挖心都心甘情願。熊大叔也是一樣,整天為兒媳婦心急如焚,把能想到的眾神都求了個遍。

經過多天的痛苦煎熬,程曉曼終於在十一月六日上午艱難產下一女嬰,隨即就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