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兒子有了新車,黃娟認為她也該買一輛車了。隨著小車的普及,同事買車的越來越多,作為部門主管的她,一年前就有了買車打算。看到新的訂餐廚房周邊停車十分方便,打算便成了決定,昨天週末時買了一輛淺灰色現代,電動車移交給了何麗萍。
曉曼媽媽宋主任,也跟隨買了一輛黑色奇瑞代步,也就是這天,大家才知道曉曼媽媽姓宋。誰也不曾想到,她這輛奇瑞轎車隨著時間流淌,竟然成為市民的關注焦點。
寒假才幾天,曾成坤和程曉曼開上兩輛車,滿滿的去了龍富糧家,帶足了春節期間的水果、飲料和一大堆零食,一群兄弟姐妹首次在新樓房住了一晚。那裡碧綠的油菜地、蔬菜地、清澈的河流、遠處的湖水和青山,讓他們樂在其中、流連忘返。
帶回家的一大編織袋紅薯也成了搶手貨,孩子們經常聚在店外一角落處燒火烤紅薯,醫藥公司宿舍的學生看到後也加入進來。最終一個個烏爪花臉的回家,吃飯也沒了食慾。
曾明也懶得管,他是不忍破壞這種原汁原味的生活樂趣。正因如此,四個侄兒侄女不願回家,非要天天和哥哥姐姐在一起。
才到臘月二十五,前來預訂春節家人餐的顧客陸續出現。在臘月二十九晚上關門歇業之前,從初二到初五的訂餐就有了三十二桌。因為已固定每年初六是去龍富糧家的日子。謝勇和胡秀蘭巴不得這樣,備足了活魚和鮮豬肉,努力使新年開門紅。
已七十八的岳母再次被接來住幾天,三桌年飯的熱鬧和給孩子們發壓歲錢的歡樂,使得岳母摟著馮濤看向窗外默默流淚。毫無疑問,她是在想兒子馮學文了。馮學文離家快有一年,依然音信全無,從未給任何人打電話,誰都不知他現在何方?或是做什麼?雖然兒子不爭氣,但又有哪一位正常的母親不思念牽掛呢?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見岳母年事已高、身體欠佳,曾明懇請龔海琦和馮濤就住在婆家。雖然已離婚,但這種親情血脈還是存在的。聽曾明說完,馮燕和劉思遠也是期待看向她。龔海琦一直都喜歡婆婆,以前只是因為賭氣而不來往。想起目前婆婆已是孤苦伶仃一人在家,馬上就答應了。只是對哥哥曾明撒嬌,每個週末必須接她們回這邊家。劉思遠和馮燕隨即提議,今後每到節假日,大家就團聚在一起。
劉思遠隨後與曾明閒談,他今年五月可能會升任行長。他也五十一了,就這樣做到六十退休也行,今後再盡最大努力,將女兒和坤坤安排進銀行工作就萬事大吉。
曾成坤聽後笑道:“姨爹,您只負責安排好姐姐,我大學畢業後還要陪琴琴讀完大學呢。”
“你的情況我知道,琴琴不也是想去財經大學嗎?到時就負責你們兩個。都是重點大學畢業生,這也談不上什麼走後門。真正走後門拉關係的,是安排那些非重點大學畢業或是普通專科生進入銀行。”
黃娟聽了劉思遠的話,開心得摟住女兒猛親幾下,鼓勵她一定要考上財經大學。再看了看身旁的兒子,強烈的痛悔再次襲來,差點淚奔。
琴琴現在已過了一米六七,越來越像個清純美少女,成績也是名列前茅。萌萌和燕子像是受到她影響,嬌美得如同兩朵小春花。姐妹倆只恨學習成績總是突破不了中上,考試分數一直在平均八十五分上下徘徊,不像馮濤這學期躥到了九十分。龐聰也不賴,初中第一次考試就是班上前五名,兩張臉蛋都被兩個媽媽親紅了。
對於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曾明的態度是鼓勵加任其自然。他和趙春苗認為萌萌已經努力了,沒必要給她太多壓力。孩子若是不開心,那又有什麼意義呢?能考上重點大學的人畢竟只是極少數,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幸福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春節四天,雖然訂餐增加到三十七桌,但有的人家臨時來客導致最後竟有五十桌之多,使得蔬菜店的活魚和豬肉全被清空。也就是這個春節期間,胡秀雲嘗試的乾鍋臘雞獲得好評,很快成為訂餐廚房的主打菜,與乾鍋鴨、乾鍋肥腸、五香豬肝、紅燒肉、紅燒牛腩、豆瓣魚和青椒魚齊名。
去龍富糧家兩天再休息一天後,新訂餐廚房便開始了第一年的繁忙。曾明覺得每天中午兩人做煎餅顯得單調,想到他以前所做的雞蛋蔥花薄餅還不錯,便教會何麗萍和表姐兩人嘗試一番。雞蛋香蔥薄餅不僅不需要發麵,也不需要肉泥,操作比煎餅簡單快速。與北方的煎餅果子相似,最後再撒上蔥花和一點醃製蘿蔔丁或是榨菜丁。
沒想到剛推出就大受歡迎,銷量與煎餅相當。為確保訂餐廚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