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一邊行軍,一邊派人密切的關注薛悌等人的訊息,隊伍能順利行軍,除了要感激薛悌很好的發揮了嚮導的作用,還要感激一個人,他就是田疇。
田疇是劉協親自派人請出來的,他曾經做過劉虞的從事,後來便一直隱居在徐無山一帶。
這一路行軍,田疇就像一個活地圖,對沿途很多地方都瞭如指掌,幫張郃省了不少麻煩。
除此之外,閻柔、田豫、司馬懿也都隨軍一同前來,這些人都是劉協幫張郃挑選出來的幫手。
提前洩露薛悌等人的行蹤,是司馬懿獻的計策,烏圖這個人則是閻柔找的。
閻柔年少的時候,曾經被烏桓人俘虜過,還做過烏桓的司馬,他熟悉烏桓的一切,在烏桓找幾個相熟的幫手,這對閻柔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難事。
薛悌遭遇偷襲,處境不妙,他最終還是聽從了張遼的建議,帶人登上了白狼山。
白狼山高聳入雲,叢林茂密,山勢縱橫,即便烏桓人非常熟悉這裡的一切,但一旦進了大山,烏桓人也不敢大意。
高山和叢林給曹軍提供了很好的掩護,走在半路上,薛悌還是沒有徹底想明白,忍不住對張遼問道:“文遠,敵兵數量眾多,兵力是我們的數倍,在這種情況下,你偏偏勸我上山,敵人只需把白狼山給圍住,封死所有進出的通道,我們不就完了嗎?”
張遼對形勢看的非常透徹,他解釋道:“敵人勢大,指望逃是逃不掉的,道路難行,又剛剛下了一場大雪,面對數倍於我們的追兵,我們根本無法脫身。”
“逃只會助漲敵人的氣勢,而我們反其道而行,只要爬到高處,居高臨下,雖說被困,卻也佔了一定的優勢,烏桓人想吃掉我們這些人,也得付出巨大的代價。只要援兵及時趕到,我們把敵人拖在這裡,反而立了大功!”
凡事都有兩面性,壞事往往也有好的一面。
薛悌長嘆了一聲,“文遠高見,但願援兵能及時趕到吧。”
至於幽州會怎麼樣,薛悌已經顧不上了,自從他帶兵離開薊縣,也就預示著,幽州的控制權,已經徹底回到了皇帝的手中。
搞不定你,就把你支走,這就是皇帝的特權。
給薛悌下了命令,讓他去打烏桓,他敢不去嗎?
張遼負責斷後,帶人且戰且退,一路阻擊蹋頓的追兵。
蹋頓命人圍住了白狼山,分批分次的向山上推進,可是一連幾次的進攻,都被張遼擋了回來。
張遼帶人扼守在山勢險隘之處,居高臨下,把山上能利用的條件都給充分的利用了起來。
烏桓人只要敢攻過來,立馬遭受迎頭痛擊,不是冷箭呼嘯,就是巨石從頭頂滾下,從高處防禦,優勢太明顯了。
李典儘管平日裡,對張遼看不順眼,甚至兩人還有私怨,但在這種危難關頭,李典也暫時拋棄了個人成見,和張遼分兵把守,抵擋蹋頓的進攻。
打退了烏桓人的幾次進攻,張遼愈發的從容,他發現了烏桓人最大的軟肋。
薛悌已經徹底病倒了,躺在一個臨時搭建的帳篷裡面,臉色蒼白,瘦弱的身軀不住的抖動著,但他心裡依然還牽掛著戰事。
薛悌派人把張遼找來,一見面,便強撐著身體坐了起來,急切的問道:“文遠,求援的人派出去了嗎?”
張遼點了點頭,“已經派出去了,華歆負責後勤糧草的運輸,我們的人只要和他取得聯絡,陛下就一定會派來援兵的。”
薛悌嘆了口氣,“但願如此吧,本來丞相讓我們留守幽州,想不到會變成這樣。”
直到現在,薛悌還是有些不甘心,征討烏桓,這根本就不應該是他的差事。
現在倒好,原本留在幽州的兵力,全都被他帶出來了,還陷入了烏桓人的包圍中,薛悌真不知道該怎麼向曹操交代。
張遼卻沒往心裡去,曹操和皇帝的較量,就算不用別人告訴他,張遼也能感覺到。
這次能接受皇帝的命令,張遼覺得很高興,他不想讓別人給他貼上“他是曹操的人”這樣的標籤。
薛悌對現在的處境,心裡非常的悲觀,又問道:“文遠,敵人兵力眾多,援兵還不知道何時才能到來,你有把握守住嗎?”
張遼胸有成竹的回道:“薛長史多慮了,烏桓人雖然人多,據我觀察,他們軍紀散漫,幾乎沒有戰甲,戰力更是乏善可陳,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張遼看的一點都沒錯,蹋頓根本就沒有像樣的隊伍,很多人都是強行徵召上來的民夫,平